(1) 增加一次测线圈匝数N,以保持一次侧I1×N即安匝数不变。最好采用此方法,因为二次侧丝毫不变,可以最大限度保持仪表原来刻度的线性。但从上图可见,电流互感器线圈与铁芯间的间隙很小,不可能给一次侧增加一半匝数,更何况不知道原来匝数,就不知道应增加多少匝。 (2) 改变二次侧整流后的电压。二次侧的电路图如下: ![]() 实测电路的结点电压表明:由于当I1减少1/2,VR1也相应减少将近1/2,而其他结点电压减少量不成1/2的比例关系,所以决定先将R1增大一倍,使得当I1减少1/2时,VR1保持不变,就可以使表头两端得到满度电压116.05mV,即流过满刻度电流1.055mA。 先将一次侧电流调定在AC25mA,换上1.36K电阻,结果出乎意料:指示虽然增大了,但仅达到满度的2/3处。继续换上1.5K、2K、2.4K、3.6K、4.7K直至6.8K,指示才超过满度刻度;接着减少一次侧电流至20mA、15mA、10mA、5mA复核指示的线性尚可,回头再细调R1,最后将R1调定为6.33K。 用FLUKE 79高精度数字万用表核对电流值,误差如下: 1mA误差为-180% 2mA误差为-74.8% 3mA误差为-34.6% 4mA误差为-16.7% 5mA~7mA误差为-2.5%~-1.4%, 8mA~9mA误差为0, 10mA~19mA误差为+0.9%~+1.4%~+0.36% 20mA~21mA误差为0, 22mA~25mA误差为-0.5%~-0.6%~-1.2%~-1.4% 5mA以下误差过大是由于铁芯式电流互感器变比的非线性所造成的:因为当电流较小时,互感器的铁芯处于磁化曲线的呈馒头状的非线性起始段,变比小于标准变比,一次侧电流/二次侧电流的比例小于正常段的比例,表头指针偏转也偏小,所以原来0~10mA(就是现在0~5mA)一段刻度间距比其他段(10~50mA)要小一半,就是100%,目的就是以较小的刻度读出较大的数值。现在减小了一半量程,却没有相应增大电流互感器变比,可以预料0~5mA段的线性将更加不好,而且很难解决。于是索性直接将实际测值直接标在表面刻度上,如下图: ![]() 复核20mA电流值: ![]() (4)将旧交流电流表改为二档量程高精度直流电压表 测试过程中必须始终观察并随时调节维持准确数值且使用率低的0V~23V和24V~100V电压,需用一个电压表头,二档切换显示。 手头有只沪东仪表厂1987年生产的85L1型0~5A交流电流表,可以利用它的表头自制0~25V /24V~100V二档电压表。 直流电压表是所有测量仪表中的最基本的仪表,其原理是:表头内阻(100欧姆左右)串联外接分压电阻,使待测电压在表头内阻上分得的电压能产生1mA左右电流,驱动表头指针满偏,读出的数值即为待测电压的满度值。当待测电压为满度值几分之几时,表头线圈通过电流相应为满度值几分之几,指针也偏转满度值几分之几。无论电压电流表,也不管交流直流表,表头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附件:测电压用电阻分压,测电流用分流器分流或互感器变流;测交流只不过是在直流表基础上加上整流元件和电路而已。 实测85L1型表头内阻(即线圈电阻)是110欧姆。需要测量85L1型表头的满偏电流,作为配置分压电阻的基准电流。方法是:在可调稳压电源输出端负载中同时串入FLUKE 79高精度数字万用表40mA电流档和85L1型表头,调节稳压电源输出电压使85L1型表头指针满偏,在FLUKE 79上读出电流为1.055mA。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