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自制了300B单端、KT88、EL34推挽胆机功放和拥有了根德5010及德律风根OPUS8电子管收音机以后,常常为不能测试机内的电子管而犯愁:不仅无法知晓机内电子管的状态,而且买了备用管也无法测试其参数。虽然在广坛以600元的价格买了一台GS-5A电子管测试仪,且性能良好,但测不了KT88、300B、EL34、5687、12BH7、6J5等功放的经典用管;同时缺少附件箱,需用转换座的管子如EF80、EF85等测试不了。想单买附件箱,但在网上找不到卖家。为了测试有测卡但缺转换座的EF80、EF85,我首先想到自制转换座。由于随机测卡中缺少“电面板各孔作用示意图”和“各管座管脚互换表”这两张卡片,只好按照参数接近EF80、EF85#p#分页标题#e#的6K3P和6J4P管脚接线制作了小9脚-大8脚转换座:![]() 结果,用EF85测卡测屏流和跨导,都无测值,且短路测试测出3开路,4短路;用EF80测卡测屏流和跨导,表打到头;用6K3P测卡,表指示在坏区。这表明自制的EF80、EF85转换座不正确。担心再摸索下去损坏珍贵的德律风根NOS管,只好放弃自制转换座的想法,用管座搭棚焊接了几个测试座和一个测试盒,见下图: ![]() 用这些测试座和测试盒测管时,必须将座子翻转过来,用万用表测阴极电阻Rk压降,用计算器除以阴极电阻值,得出阴极电流Ik;再测帘栅极电阻Rg2压降,除以帘栅极电阻值,得出帘栅极电流Ig2;最后Ia=Ik#p#分页标题#e#-Ig2得出屏流。不仅操作、计算很麻烦,而且测不了跨导,更重要的是带电裸机操作很危险,稍有不慎就会被250V~350V直流电电击。在经历了5次被电击以后,我下决心自制一台电子管测试仪。 一、设计线路 设计说明: (1) 不是类似于GS-5A通用的专业测试仪,而是专为测试自己收音机和音响功放中的电子管用的。 (2) 可以测量音响功放常用的、GS-5A测不了的电子管:EC92、EF86、EF80、EF800、EF184、EF183、ECC40、EL12、5687、E182CC、12BH7、6C19、EL34、KT88、6J5/6J5GT、300B。 (3) 可以测量德系收音机常用的、GS-5A测不了或需用转换座才能测的电子管:#p#分页标题#e#EABC80、ECH81七极管部分、EAF42、EAF41、EF42、EF41、EL42、EL41、EF89、EF85、EC92、ECC40、EL12、EM34、EM81。以上总共有28种型号的电子管。 (4) 尽量用同一类型的管座测试多种型号的管子,需要设计帘栅极电阻和阴极电阻切换电路。EM34/EM81的测试采用小9转大8的自制转换座。 (5) 测试五极-二极复合管如EAF42中的二极管时,必须在将五极管阳极高压切换至二极管阳极低压的同时,连锁同步断开帘栅电压Vg2,否则时间长了,将可能烧坏五极管的帘栅极。实验表明:此时不需短接阴极电阻。 (6) 线路是在原来自制的测试座、盒基础上设计的,为了稳妥,先采用自给负栅压电路,加固定负栅压的电源作为备用。#p#分页标题#e# (7) 收音机收信放大管的屏流绝大多数在15mA以下,为了读数准确,采用15mA电流表。当测屏流大于15mA的功率管时,用插孔外接数字万用表测量。此插孔也可用来复核指针表显示的屏流、跨导读数。 (8) 由于直流作信号源测量管子的跨导很不准确,往往偏小很多,所以测跨导采用交流信号源,在主变压器的3.7V绕组上接电阻分压电路,并且用工业仪表级带钟表时分针10圈精密电位器调节,输出AC0.5V~1.0V交流电压加至待测电子管栅极。为避免交流感应信号干扰屏流测值,测屏流时需完全断开交流信号源的两端,同时接入栅极电阻;测跨导时接入交流信号源,其一端接至栅极,另一端接至从栅极上断开的栅极电阻,因此需采用两个双刀双掷开关。利用电位器上的时分针显示电压调节值,还可节省一块交流电压表。 (9) 测试仪有4种电压的电源,只有2个电压表显示。采用以下显示方案: a) 测试过程中必须始终观察并随时调节维持准确数值且使用率高的电压,即110V~250V可调屏压、帘栅压,用一只电压表。 b) 测试过程中必须始终观察并随时调节维持准确数值且使用率低的电压,即用于测复合管中二极管的0V~23V可调屏压和测低屏压电子管的24V~100V可调屏压、帘栅压,用一个电压表头,用开关二档切换显示。 c) 给调谐指示管和五极功率管加负栅压的-1.3V~-23V电压,#p#分页标题#e#用工业仪表级10圈精密调节电位器上钟表时分针,代替电压表,准确度达到2.5级。 (10) 帘栅极电阻、阴极电阻和各电压是根据胆艺轩全球电子管资料库和国外收音机网站http://www.radiomuseum.org/中电子管接线图资料设计的。 线路图如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