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我用手头的一颗2AP9做了一个测试,在实验室温度为23摄氏度的环境下测得VD=0.015V,15个毫伏,根据上面的公式计算出它的反向饱和电流:
Is= ID / (e^ (VD /(0.0257xn))-1)=1000/(e^ (0.015 /(0.0257x1.08))-1)=1396.8nA
再由上面计算的RD公式计算RD值:
RD = 0.000086171 x n x TK /(Ib + Is)= 0.000086171 x 1.08 x 296 /(1396.8*10^-9)=19.7KΩ
我又找了一个型号SS12的肖特基二极管重新进行了测试,在实验室温度为23摄氏度的环境下它的VD=6.8mV,
计算Is=1000/(e^ (0.0068 /(0.0257x1.08))-1)= 3602.45nA
RD=0.000086171 x 1.08 x 296 /(3602.45*10^-9)= 7.65KΩ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上次在电罗经的办公室和大长今三个人一起做的那个试验:分别用2AP9,SS12以及一个叫做75号检波器的组件三个检波器件在矿石机里进行了比较,通过装置的微安表显示出来三个试验结果:75号检波器的输出最大,达到100多个微安的电流,2AP9检波出来的电流大约30多个微安,而使用SS12作为检波器件时输出电流只有十几个微安!现在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分析,2AP9的RD值只有不足20 KΩ,显然远远的小于矿石机的谐振电路的最佳匹配阻抗,而SS12的RD值更加小,显然输出的电流会变小。我们当时仔细的研究了那个“75号检波器”的组件,它上面有一只大约几十个皮法的电容串接有一个线圈,在线圈和电容的串接点接有检波二极管,很明显,这个组件起了两个作用:一是电容和电感构成了一个低Q值宽带谐振网络,使得线圈两端的电压值升高;二是匹配作用,具有较低的RD值的二极管通过一个小电容接入主调谐回路,使接入阻抗变大,使之与主调谐回路的高阻抗特性匹配状况大为改善,从而大大的增加了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