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注意供电极性,究其原因是在现实生活中根本没有变压器在绝缘方面是完美的。先前说过每台电子器材都用变压器改变电压,变压器的构造是在一个铁芯上有两个绕组,一个叫初级,一个叫次级。市电一般流通初级绕组。由于变压器的不完美,微量漏电是不可避免的,这微量漏电对人体不构成安全问题,但对音频讯号而言,有时会有很大影响的。又由于绕组是由内至外,在内的较接近铁芯,也较易漏电,于是初级绕组较近铁芯的一端,当接上L线或N线时,漏电表现就有很大分别。变压器的铁芯一般和器材的底盘和机壳连接,而底盘同时是音频讯号的负端,故当不同的漏电到底盘,就会不同程度上干扰音频讯号,也就是改变了声音。过去一度被神化的谜现在解开了,如果一台机器的变压器漏电高,那改变电源极性带来的声音改变就大,相反如果漏电低,甚至测不到漏电,那改变带来的声音变化就小,甚至听不到。 明白了这道理,要分辨电源极性就简单得多了,初哥也不用因耳朵还未修成正道而烦恼。你只需要一枝测电笔和一个数字万用表。在鸭寮街,这用几十块钱就可办到。现在有一款巴掌大小的微型万用表,四、五十元有交易,这就犯不多花钱买一些巧立名目的东西。我在Internet上就见过一种叫Polarity Meter的东西,叫价三十美元。 测试很简单,只需把万用表拨到AC 250V档,将电表测针一端接地线﹙E﹚,另一端接机壳或底盘,为方便计,请先用三脚转两脚的电源adapter,这是为了使待测器材暂时不接E线;一切妥当,开机,看看电表读数,然后关机,把电源插反接,再开机,再看电表读数。电表读数小的接法,就是正确的接法。跟用测电笔确定火线位置,再在接火线的插的一端做个标记,这样测试便完成了。入门的发烧友,你不妨把你的所有的影音器材都测试一下,这样不用花多少钱,你会看到听到所带来画面和声音的改善。 如何选择器材承架 不少发烧友投资相当多金钱到音响系统去,但就是疏忽,或不愿意花精神选择较佳的承架,导致音响效果未能合符身价。 一款合符标准的音响器材承架,并不一定在乎它有多重,而是侧重于结构是否扎实。这不单止要求其垂直方向不能有疏松现象,同样重要的是,水平方向也不可有任何摆动,否则即使承架再重,声音必定含糊,缺乏弹跳力。要知道,尽管是解码器,没有黑胶唱盘或CD盘那么让人了解避震的重要性,查实其精密电路一样需要稳定不起震动的理想工作环境。倘若不信,可试为解码器加上钉脚,无论钉脚质量是高是低或是否合适使用,我们会即时听到用钉与不同钉的分别。这个当然,解码器本身的塑料脚,由于被不同物质的钉脚所取代,效果不一,声音给改变了也是原因之一。 经验告诉我们,将器材的机脚置于承板下为垂直柱脚的位置上,声音愈见稳定,这是由于该处结构最为扎实,谐震比承板中央地方较少,音染自然低,舞台感更明确。 一般相信,不同物料制造承架,即使撇除结构模式不论,声音都不一样,这是正确的。这是由于不同物质,其结构不同,全频谐震,自不一样,对外来震动(包括直接或本自空气)的反应也各有不同,间接影响了承于其上,受其不同震动的影响,其情况一如使用不同钉脚,声音便发生相应的变化。故此严格来说,纯木制花梨架,金属柱配木板或花岗石板,效果都不一样。其中的声音差异往往可以用线材或钉脚加以调整,达到更合符所需的要求,但总体而论,承架必需结构扎实,是为大原则。 ]承器材用的钉的垫有何用途? 自从一款被定名为Tip Tocs的铜钉,在香港市场发售后,钉脚这种利用物理退交方式导走谐震的角色,就一直引用至今,普通发烧友家里几乎都安放有几套不同的品种。当中有木、金属、宝石(石头?),甚至软胶配合铜材等等物质制成的钉或垫。像一些应用软性橡胶制作的承机脚垫,无疑是可以吸收震荡,但承于其上的器材像放在一张弹簧睡床上,显出下盘不稳,将恶声连带分析力及高频延伸一起带走;就是低音也显得乏力。今天推出的音响器材,质量多不坏,像这类好处与缺点一样的脚垫,再无用武之地,价值已失。 有朋友喜欢木制的钉脚,亦不呈半球体或立方体状物。据说音质非常优美,即所谓木声也。事关小提琴、古典结他等等都以木片来制作(那么金管乐器又如何?),但无论如何,我们无需过分批评之类东西分析力不及铜钉,毕竟器材讲搭配,口味也因人而异。论到音响特性,想将音响舞台中一举一动敏锐而灵巧地展现出来,铜钉甚至比钢钉更为理想。 没错,纯铜钉质地较软,用手锯已可切割铜料,声音较钢钉醇一点、厚道一点、低音亦浓一些,就是跃动感、弹跳力不及钢钉。市面上有些铜钉由两种不同硬度的铜材打嵌而成,其中空芯部分,填充一种带阻尼特性的软性物料,吸收器材或铜钉本身卸之不去,残留下来的余震。亦有些同类型产品,在钉身外圈挖一条幼细的坑槽,然后加上一条橡胶圈,实行内外夹攻,进一步吸收谐震,成效相当显著,音响画面透明度更高,全频动态更为活跃。像木结他低音弦这类难以重播的乐器,都有相应的声音改进。 事实上,各类型钉皆标榜着改善(也包括了改变)音响效果,然而钉、垫顶部与器材底部,都没可能完全光滑,较为精糙,致令二者接触时不能百分百呈紧密状态,效果必定打上折扣。但总体而论,还是利多于弊。 就物理性而论,三颗钉尖那么小的面积,却承受了器材的总重量,可想而知其质量相当之高,基于面积强,从上而下的重力与谐震,只会透过钉尖顺利导向器材承架去。钉尖的秘密源之于此。在器材底部摆设钉脚亦须讲究技巧,最重要的一至两枚应放在变压器。CD碟仓的底下,因为这些地方具最强烈的震动。余下的钉尖只要能令整件器材保持平衡即可。&nbs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