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的美,值得毕生追求---历时一年的新房间声学处理和系统调整 缘起
图1.房间的原始状态 从长宽比例看,房间的尺寸比例接近正方形,很不理想,特别是天花板下垂的那个600mm的梁,处理起来非常麻烦, 怎么办?
HiFi房间的声学处理
1. 电源改造 电源回路对于HIFI和影音系统的重要性想必是大家的共识,在下在房间的装修的水电改造阶段对影音系统的供电回路做了改造-------从用户配电箱处拉音响电源专线:采用8路英国“DELTA”漏电开关(20A、40A各4组)、倍耐力10mm2的电线、全新HUBER墙插。对HiFi系统,分别设立2路40A(后级)、3路20A(音源、前级),AV系统,设了两路供电回路---------投影机(20A)、其它设备(40A); 图2.配电箱 图3.电路改造 2.独立地线
图4.独立的地线改造 图5.地线接线盒 地线采用4根1.5m长的角钢,布置在1.5m见方的坑里,在坑内填充了木炭,加了注水管道。施工后测试了接地电阻,约8欧姆。
3.房间声学处理措施
在房间的改造阶段,先是将原处于HIFI房间前墙左侧的门封了,整个前墙的上部是一排窗户,下部是1米高的墙。贴着顶部的大梁砌了一堵墙,将房间分隔成了HIFI、AV两个房间。 3.1 前墙处理采用了:上部采用双层玻璃的平开窗,并加了厚重的窗帘;下部为隔振胶垫+木龙骨+龙骨间填充50mm聚酯吸音棉+木质墙板。
3.2 两侧墙采取了在墙面加隔振胶垫+木龙骨+龙骨间填充50mm聚酯吸音棉;上部为木质穿孔吸音板+无纺布墙纸,下部为留有4mm间隙的木质墙板的结构。
3.3顶部:木龙骨+聚酯吸音棉+石膏板的结构。其重点仍然是针对小房间里最难处理的低频的吸收。地下室顶部的下水管用吸声泡沫做了包裹。 3.4 后墙:整个墙面采用了开式书架,目的主要是扩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