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140.76 KB)
2012-8-10 08:07
从上图可见,双声道合成之后,图型两端明显升高,而中间大部份并没有对等増高。我反复调整,确定它们相位相同。从高频的低端6KHz以下出现毛刺的地方开始,也没有等幅提升,这应该是中音混响的干涉作用吧。此时,完全可以用EQ对这双声道频响作平直调整。且慢,这样的调整,会适得其反,看上去平直,但移动一下监测点。波形肯定会改变许多,因为各自的单声道本己平直兼各自与另一声道高中低音等相位了。这就是为什么许多音箱是在无音室或模拟其条件下测量,否则会受混响影响而失去调整依据。你们看,单声道的曲线平直多了,这次音箱摆位,令听音位与箱子距离増大了80公分,你们看看以前贴子所提及的箱子的频谱,平直多了.再看看之前在119楼贴过的在1米处的频响图: 看上去多平直。你们看, 下图是我特意在2米半左右的位置对高音调平; 这次,我没有太追求图形的某点的平直(因为在混响的干扰下,平直的图形反而高中低不均衡 ),而且通过不同位置图形的关糸,追求高中低音的均衡。朋友们,你们测一下听音位附近的实际频响,看看吧! 下面我提供左右声道高音在不同距离差(在听音位处移动麦克风,令监测点至两箱距离的差值,如麦克风向左声道平移1mm多些,那么它们的距离差将是移动距离的2倍)的频谱; 0mm; 2mm; 10mm; 36mm; 50mm; 你们应知道是什么厡因吧。 我乱七八糟的思维方式及表达,加上绝大部份朋友没有这样地玩过。不知有没有人认真地全部看完。理解个中原因 其实这台DSP可通过对6声道的喇叭发出脉冲信号,再接入麦克风在监测位测出距离而自动调整相位或延时(当然这功能存在某些缺点,需要了解的朋友可提问 )。本人出于兴趣才玩手动,感觉音频如玩弄于股掌间。上面大量篇幅是描述使用DSP,令音箱适合环境,这些功能,被动分音调节就困难多了。如果只为音箱的"鸟托邦"频响曲线,DSP调节起来更易如反掌。 频响曲线的平直,它只代表测量处在不同的频率所对应的输出一致。如果以听音位的频响来说,整个音响糸统,包括所处的环境,在不同频率所对应的放大倍数相等。有如音源前级,功放,我们都要求频响平直一样而已。 有人说,频响曲线平直是监听,特定的不平直是美。没错,如果你的音乐修养比音乐作品人的还高,对某一特定音乐,定出一条专有的曲线,这是美。但是,如果对音箱调出放大倍数在不同频率不一致的一条曲线,去通杀所有的音乐,我素质不够,理解不了。还好,这台DSP可存任意多的曲线,各种组合的参数。例如设置不同的分频点,等等,令音箱有不同效果,只需一两下按键,即可变换。非常适合新手使用(枪手)。后面,将要介绍这套箱子的设计思路 。 因想做出一个适合环境,市面上少有的箱子,所以把指标定在频响20Hz一20K(一3db).声压>115db.本人测试过,20Hz附近的声音仍可闻,18kHz以上没反应了。其实人类的听觉范围是20Hz至20K。试问有多少音响能达到这基本的标准。其实用高保真这词真的很牵强。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