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电子音响科技diy制作网站

haoDIY_音响电子电脑科技DIY小制作发明

当前位置: 主页 > 音响DIY > 耳放DIY >

我的熊猫Panda MK2 S2 Headphone AMP耳放制作记录与评价

时间:2012-08-26 19:30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一、制作与调整的思路: 熊猫一代虽然有不少小问题,设计上也不算完善,但是对其性能与听感的评价很高,于是二代推出后就买了一套。分体电源、信号切换、外观设计以及据说更加优化的布线都是吸引我的地方。组装完成之后,发现其声音与期望有一定差距,于是尝
我的熊猫Panda MK2 S2 Headphone AMP耳放制作记录与评价
一、制作与调整的思路:

熊猫一代虽然有不少小问题,设计上也不算完善,但是对其性能与听感的评价很高,于是二代推出后就买了一套。分体电源、信号切换、外观设计以及据说更加优化的布线都是吸引我的地方。组装完成之后,发现其声音与期望有一定差距,于是尝试调整改造。不过,事实上改造是在收到组件之后就已经开始了,例如音频信号通道的走线改造。这种听前改造基于基础理论和常识,通常不需要AB验证,在数码多的评测中这些措施被证明是有意义的。

在已有条件下非常注意精度和细节却无法做到好工艺地组装完成之后,实际测试中发现一些问题:
1、声音的质感、密度感和低频量感不足,高频不理想,声音整体并非一代的升级。
2、两个输入组串音。
3、外壳工艺仍不理想,公差过大。
4、底噪过大。
5、对市电质量变化敏感。

事实上,即使不考虑自己的时间成本,这样的性能也只能勉强算对得起价格,然而问题出在哪里呢?即使MK2的电路布线没有优化,仅仅是与前相当,也是能够达到很好性能的,应该是有其他因素限制了其表现,例如元件优劣、物理结构(设计缺陷)、布线缺陷、装配精度、外在影响。

那么下一步,符合逻辑的思路就是按照对性能的要求以及“好声”的理解将其调整到尽可能理想的程度,这就是据说要从小呼吸维也纳音乐空气的人才可以做的好的“校声”了。事实上我并未听过一代,但是网上的听感评论有很高的一致性,可以推论这些网友的描述是符合实际的。

如果这个前提成立,那么二代是完全不同的声音,然而其电路原理图除了增加了输入信号切换电路之外完全没有改动。按照前述,即使MK2的电路布线没有优化,仅仅是与前相当,也是能够达到很好性能的,应该是有其他因素限制了其表现,例如元件优劣、物理结构(设计缺陷)、布线缺陷、装配精度、外在影响。

在实际调整过程中,通过逐步拆装比较试听,发现确实有很多因素可能是造成改变的原因。加上一些笔者认为值得一提的部分总结如下:

1、结构。可能有些意见认为二代的设计增加了无谓的成本,但分体设计是需要肯定的,为了更小的干扰,必须尽可能把高压和低压信号电路分开。那种未加屏蔽的变压器直接放在主电路板旁边的做法极其不严谨。而调音问题,对于一个严谨的设计师而言,首先是产品的设计意图是什么,是高保真还是玩失真,前者以dCS、JBL等技术厂家为代表,后者以solo等奇葩为代表,一个高保真高性能放大器,首先不应该是一个挑耳机的放大器,对某个耳机进行“调音”应该是性能合乎设计要求之后再进行的行为。如果说变压器分体设计可以造成降低电磁干扰的有利改变,那么有些设计就是令人不解了。首先是整流部分,为什么不放在电源盒子中?电源盒的空余体积完全可以放进整流滤波电路,甚至可以挤得进一套A类并联稳压。如果这样设计应该可以降低一些干扰。

2、左右声道信号线布线问题。首先是从切换的继电器到电位器这一段,左右声道的线路完全没有屏蔽,并直接紧挨在一起走了整块板的长度。这将会理所当然的造成声道间信号相互干扰以及引入不必要的噪声,声道分离度与讯噪比都将受到影响。从数码多的评测看,这个影响是比较明显的。然后是从电位器到放大电路的引线,也是稍显过长,而且同样没有屏蔽。我们知道音频讯号是弱讯号,非常容易受到干扰,所以我们经常使用屏蔽完善的接头、插座和线材,期望尽量减少损失和干扰。在一代的电路板上,将电位器放置在板中部,大大减少了引线距离,这是一个注重保真的设计,但不知为什么二代完全抛弃这个思路,是为了美观?

3、两个输入信号组串音问题。二代的一个卖点就是增加了信号切换功能,可以选择两组信号中的一组,这是很好的一个功能。问题在于,已经有若干人发现line1和line2竟然会串音,也就是说当切换到一个较为安静的输入组,可能会听到另外一个组正在小声歌唱,这将严重影响音乐欣赏。究其原因应该是布线问题,当然也不排除继电器本身的设计缺陷。当使用铜箔将几个地方包起来以后,串音大大减轻,于是再次稍微改了一下信号通道的接线,把原来继电器到电位器之间的信号线用独立的屏蔽线代替,当然后者此举应该对串音没什么效果。推测是两组信号线布线离得太近感应到了对方信号,最好的办法是屏蔽。

4、底噪问题。MK2的底噪有两种,一种是交流声,一种是沙沙声,前者很小且不因音量改变而变化,后者则音量大时更明显,是在某处混进了信号的噪声。虽然这两种底噪在正常的听音条件下都只能在高灵敏度耳机上才可以被发现,例如使用动铁耳塞,但其存在无疑限制了耳机使用的范围,而且也表明在研发阶段未经过全面的测试,同时也表示其性能还不够好。

由于变压器分体,怀疑交流噪声来自于廉价的整流桥,因为一些比较严谨的设计中,除了使用高性能的整流二极管之外,会在整流二极管两端并上小电容以滤除开关噪声和其他来自于市电的干扰,有时在市电电源输入端还有工频滤波器件如安规电容。当然可有可能是其他原因,例如放大电路接收到高压电路的射频干扰并将其放大,或者是滤波电容滤不干净整流后的电流导致纹波过大等。

沙沙声通过在RCA插座背面、信号继电器、电位器等处粘贴铜箔,发现有所减轻,这表明至少有部分噪声来自这些地方。

如果两种噪声都是如同推测的那样来自于本可以更好完善的设计和预测试环节,则说明该产品在推出之前仅仅做了市场策划而没有很好的进行严谨的设计研发,至少Debug部分漏了。这对于一个有志于推出成品与传统厂家竞争的品牌而言,意味着未来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探索。

5、单片机控制输入切换。MK2很高科技地换上了单片机控制,继电器动作的输入信号切换方式,这一点虽然在使用上很方便,却因为布线或者某方面的问题带来了信号串音,而且这里还有三个批评:a、浪费。用一个单片机只是控制输入切换,实在太浪费了,直接用个小开关就可以解决的事情,为什么需要用单片机?还浪费电。b、可能带来不必要的干扰。无论是对共用用电源的干扰还是在无线噪声上的干扰,都是尽可能稳妥起见较好,可以省略的最好全部省略。c、挤占原本就拥挤的空间。

6、元件的改变。二代最显著的元件更改就是将原Nichicon KG电容更换为4700uF的FW系列,金黄的外皮更好看了,数值更大了,成本也降低了。但是,FW的性能非常不适于这个电路,这个从下面的调整过程可以发现。从表现上看,在AKG K240M下,使用原滤波电容声音薄而呆,无法将质感和低音释放出来。另外就是用一个标注HY的整流桥取代了原来的四个二极管,这个设计至少降低了玩家更换的便利性,至于对性能的影响,由于是与其它元件一同更换而无法确认。

7、外壳精度。外壳制作的精度与性能没什么关系,但是影响玩家的心情和品牌形象。氧化处理已经过得去了,但是切割的精度仍然不够,有些地方超过了0.5mm的误差,这些误差放在一个多块拼装的外壳上就会造成累加的效果。

8、值得一提的是电源设计。无论是第一版还是MK2,电源设计都是最简单的桥式整流加电容滤波,这个设计应该是考虑到降低DIY者的工程难度以及降低成本。虽然这个设计通常在电源供应好时声音表现得很有鲜活感,但是一旦市电干扰多,表现急转直下,相当容易受到干扰。实际测试中午夜一点的声音让人陶醉而白天则容易令人烦躁。有一个说法称,之所以换电源线甚至保险丝对某些系统影响明显,是因为这些机型电源设计太省了。某种程度上,这个说法还是可以接受的。

既然要进行改造,就必须解决令人不满的问题,至少能够达到一代的表现,于是就有了以下的折腾日记。然而根据这些实践,发现最起到瓶颈作用的是元件,具体而言主要是电容器的选用,极大地影响性能和听感。

二、折腾日志:
2012年8月13日:
前段时间空闲不足,现在终于抓紧把几个电阻给换了,但是——问题并没有解决。确实,按照经验,即使是最差的电阻,也不应该造成这种交流杂音,从电路原理上是说不过去的,但重新设置了屏蔽铜箔之后问题也并没有解决,看来完全与信号干扰无关,那么只能是整流元件的问题了。由于有可能是整流二极管击穿,准备一个一个换下来试验。有趣的是,从高阻耳机的表现来看,虽然听不到这一干扰,但声音色润泽度还是收到了影响,变得生硬了,如果接上示波器应该可以很明显的看出。

2012年7月22日:
使用了新购买的飞利浦高速整流二极管代替桥堆,用4颗RIFA PHE426 0.1uF作为底座搭棚焊接,看上去不错,重要的是放得进机箱了。这里有一个有些折腾的地方,就是使用4颗10欧,实测11欧的AB碳阻代替原有的4颗3.01欧DALE。这个更改是根据HiFiDIY的某版主的经验,据说他更喜欢更改后声音的表现。然而,改完之后虽然声音明显不同,但某些大动态的音乐竟然出现了过载失真,而接上低阻高敏耳机后发现原来很小的交流声竟然变大而且浑浊,这是自激的迹象。所以,建议实际购买套件的朋友即使改动此处也不要使用过大的阻值。其实按照原设计,本应该使用2.2欧电阻的,不知什么原因调整为3.01欧。
我的熊猫Panda MK2 S2 Headphone AMP耳放制作记录与评价

2012年7月8日:
由于目前订购的整流二极管还没到,所以未完工。现在做出的改变是,首先在摩托罗拉整流桥堆上并了4个RIFA PHE 426 0.1uF电容,实际听并未发现很明显的变化,不知是否是白天电源干扰大的缘故。第二步,由于这几天的试听发现,整体线条的清晰度还不够,于是打起了几颗绿色MUSE的主意,虽然手头有几种型号的10uF BC,但考虑到BC的性格不太适合用于提升质感和线条感,于是将他们全部更换为EPCOS SIKOREL125 100V 10uF,果然结像和解析都有提高,质感也有改善,值得更换。现在准备先听几天,倒下周末再考虑是否继续更改。

2012年7月1日:
由于翻找零件时发现一个摩托罗拉大功率桥堆,果断换上,但由于准备更换单独的二极管,于是只用几根线挂着临时使用。
我的熊猫Panda MK2 S2 Headphone AMP耳放制作记录与评价
用于代替二级滤波小Nichicon FW 220uF的UCC 674D 1000uF电容,虽然是日化收购思碧之后的产品,但看上去并没有缩水。实践证明美帝果然可怕,不但轻松打败老欧洲,也把轴心国的几大品牌打得满地找牙:动态、密度、质感、速度感全部无懈可击,1000uF比飞利浦021 4700uF和Nichicon FW 4700uF以及FG 2200uF都是瞬间即可判断的优势,甚至RIFA PEH 169 3300uF都无法战胜他。在取消一级滤波电容时,674D仍然能够应付的很好,在此情况下解析力甚至更好,可惜低频量感少了一些。看看674D巨大的体积,看数值可知绝非等同。
我的熊猫Panda MK2 S2 Headphone AMP耳放制作记录与评价
测试中:
我的熊猫Panda MK2 S2 Headphone AMP耳放制作记录与评价
由于674D + 169的组合在K240M上声音稍显浮肿拖沓,低频解析也降低了,第一级滤波尝试了几种电容后最后决定用674D+PEG124 2200uF的组合。这个组合的声音浑厚而解析力得到保留(其实还是下降一点的),质感、密度感很好,在大动态下应付仍然轻松,声音很健康。目前准备保留这个组合,但整流部分先挂着,拿到元件之后再行改动。
我的熊猫Panda MK2 S2 Headphone AMP耳放制作记录与评价

2012年6月25日:
由于正在考虑线材是否使用手头有的网线芯,于是留意到了整流桥。整流桥!!!看到这个像是非常普通的电器上使用的元件,不多的经验告诉笔者很有必要更换,以前曾经因为使用劣质的整流桥导致声音劣化的经历。整流二极管的内阻、平均电流、峰值电流、恢复时间都会影响到听感,例如声音密度、低频量感,而这正是这个耳放的弱项。这是巧合么?联想到两代熊猫截然不同的声音表现,以及完全不同的整流元件,令人忍不住尝试。仅仅是布线小改导致的风格差异么?敬请期待。

2012年6月24日:
这两天尝试了几个对主滤波电容的改动。首先是将4颗RIFA PEG 124 2200uF通过引线并入,发现虽然低音有所增加,但是解析力下降,有些声音变得比较奇怪,例如出现了较为妖异的变化……这个略去不提,总之这个方案不可行。由于最近在汽车的先锋功放上并了两颗RIFA PEH 169 3300uF,听感大好,声音变得丰满大气,中低音温暖厚重而有弹性,特别是量感大为提升,于是在MK2上尝试用4颗RIFA PEH 169 3300uF代替原有的Nichicon FW,果然中低音的量感出来了,而且质量相当不错,除此之外高音也有改善,整体变得更加沉稳平和,质感也更好,有点甲味。不过此时的声音似乎味道不对,特别是高音,有可能是BC 132与其不够协调,联想到或许是此电路需要比较大的放电速度,于是订购了4颗UCC 674D 1000uF,准备代替BC 132。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2)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