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图片较多,请坛友耐心看完,谢谢~ 自从我入了坛子里叫卖的HIFI音箱并为其DIY了一台SK3875功放后,详见http://bbs.mydigit.cn/read.php?tid=1665828 一直想找个既不扰民又能欣赏的个人HIFI系统,这样耳机加耳放就成了唯一的选择,经过艰辛的网上查找,最后中了毒,入了听科技公司的TRD3PLUS DAC加耳放一体机,原本想入手森海塞尔的HD650的,结果发现预算超支了,只有退而求其次,选择了极有争议的飞利浦的SHP9500。这款耳机网上有褒有贬,而我的听音风格应该正适合,反正价格不贵。 两天后,耳放和耳机竟然同时到了,两个卖家都同时选择了顺丰: ![]() 开拆啦,好激动: ![]() ![]() ![]() 怎么颜色还是人工用笔勾的呀: ![]() 另一面: ![]() 准备打开中: ![]() 打开的第一眼,有个深度窍门玩法: ![]() 继续,露出真容 : ![]() 配件很简单,从左到右起:1、USB转B口线;2、3.5转6.5耳机插头;3、9V开关电源适配器;4、安卓系统设备的OTG线;5、适配器上的电源线。 ![]() 把配件拿看,仔细观察耳放正面: ![]() 侧面: ![]() 后面的接口比较丰富:有电源输入、左右声道的模拟输出(这货可以单独做DAC解码用)、同轴和光纤及USB输入,话说这么小的一台一体机,基本上功能齐全了啊。 ![]() 与一盒香烟比较大小: ![]() 把另一个耳机也拆开看看: ![]() 未完,请移步二楼,谢谢! 后续楼层会有拆解图: 接上文: 确实是国行未开封的,可是这包装太简陋了吧: ![]() ![]() 打开以后: ![]() 一共就三样东西:耳机、线、3.5转6.5的插头(已经插在线上): ![]() 左右声道的标识够大,不容易弄错,外圈上写这英文大概就是50MM的单元多么牛什么的: ![]() ![]() 合影: ![]() 由于在办公室,就插上试了下是否正常就收起来了,还好,有声音: ![]() 给大耳配个架子,好吧,是木头的,但是没有上漆或者桐油什么的,这要是潮湿天气还不发霉啊: ![]() 把大耳放上试下很合适: ![]() 翻出以前做红酒木盒音箱的木腊油,涂之,好看多啦。详见:http://bbs.mydigit.cn/read.php?tid=1285455(DIY红酒木盒音响) ![]() 下面进行拆解耳放的环节: 在拆解之前,先看看官方的数据,(官网上转载) TRD3 PLUS是2015年TCG公司推出的最新HIFI桌面数字解码耳放一体机,兼顾安卓/USB/光纤/同轴解码界面,是一款最高可达32bit/384k的异步高品质解码器,内置千元级耳机放大器的配合(可推好300欧姆以内的HIFI耳机),展现了TRD3系列让您畅快享受音乐的实力。 TRD3 PLUS使用了独家专利电源模组,不是USB供电的解码器可以媲美优秀品质,采用好评如潮的CM6631A升级版+AKM4390数字界面组合,独立左右声道滤波处理,平衡电路设计。一键全功能MCU控制既实用又省心(带记忆)。 TRD3 PLUS用料标准: USB接收:CM6631A升级版,解码:AKM4390EF,三颗温补晶振作时钟实现异步传输,24K镀金RCA座以及6.5mm耳机插座,松下金字PJ级滤波&贴片电容,ELNASILMIC系列耦合电容,专利电源处理模组,两颗JRC2114 R&L单声道平衡滤波处理,美国HIFI级AD826高级运放芯片(耳放)。日本PYCOS高品质电位器,MCU控制器:STC15W24XX。 TCG TRD3 PLUS技术指标: USB输入:16bit-32bit 32kHz-384kHz 光纤、同轴输入:16bit-24bit 32kHz-192kHz 输出电平:2 Vrms THD+N:<0.0018% 动态范围:>116dB 信噪比:>117dB 通道分离度:>110dB 耳放输出功率:32Ω@210mW,64Ω@270mW,150Ω@220mW,300Ω@120mW 阻抗适应范围:32Ω-300Ω THD+N:0.001% @10mW 机器体积:95*137*27mm(不包括凸出部分) 重量:0.85kg 电源适配器:输出DC9V(12W)/输入:AC100-240V(CE、FCC、CCC、PSE认证) 标准配件:主机、电源适配器、USB线、说明书、合格证。 赠品:安卓手机OTG转接线、TCG购物袋 这么个1千多元的一体机,什么异步传输、光纤同轴都有了,还要啥自行车啊?到底情况如何,一切以实事说话吧: 首先先拆面板,经过研究和多年的拆机经验,这个亚克力面板是双面胶贴上去的: 开拆: ![]() 换个方向再接着来: ![]() 终于把面板拆掉了,暴露出隐藏的两颗螺丝: ![]() 螺丝是内六角,这对于拥有22合1拆机工具的我来说,只是小意思: ![]() 图满了,楼下继续: 继续拆,拆后面: ![]() 22合1真的名不虚传,瞧,很容易不是吗: ![]() 把电路板拔出来,露出真容,零件焊的还是很规矩的: ![]() 电路板背面,好像现在都不洗板了,不是贴片元件还是手工焊接的 ![]() 让我们围观一下传说中让人又恨又爱的CM6631A解码芯片,为什么说是让人又恨又爱呢,一般DIYer来说,这款芯片很不好伺候,经常断线等等让人崩溃,但很多工厂却偏偏喜欢用它: ![]() SST39LF010 的flash ![]() 三极管BA033 ![]() 电源部份: ![]() 78M05三端稳压管 ![]() M7贴片二极管: ![]() 明显被打磨过的运放,应该是官方介绍的AD826运放: ![]() AK4390EF 超低延迟的32位的DAC芯片: ![]() JRC2114D运放: ![]() 另一颗同样是JRC2114D运放: ![]() 这个倒是好,打麿了也不印个别的什么字了——不知名芯片: ![]() 楼下更精彩,坛友们请继续观赏: 接上楼: LC244A应为驱动IC: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