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货当天,搬到家中已是晚上。开初多少有些准备不足,待把厚重的包装层层拆开,才发觉仅单只喇叭就重达7.2公斤!难怪笔者途中歇了两次才得以搬上八楼。 ![]() ![]() 实在是怪兽级的单元。这喇叭如果不是放在眼前,亲手把玩,实难体会。无论是设计、材料、做工,均为上乘。以这样的高超素质,难怪Orion这类顶级名箱都纷纷采用。笔者暗自庆幸最后关头,拿下了这对超值货 第三个起因,则多少有些机缘。 去年笔者购得AT后,在与烧友交流的过程中,得到了据说是AT掌门人自家箱子的分频图。具体的真伪自然是无从查证了,不过电感、电容的数值之大,实在有些骇人,故开初做书架箱之时,便故作无视了。 但现在已有顶级低音,何不一试? 故而将低音由AT 12寸换为Peerless P830859,并加以相应调整,得到了如下的模拟频响: ![]() 曲线无疑相当诱人!170Hz,2600Hz左右的分频点,基本上避开了人声,可以充分发挥Peerless的低音下潜,AT完美的中频和330D绝妙的高频延伸了。 这当然仅仅是模拟曲线而已。不过如果是让笔者从头来做的话,只怕还是难以得到这样好的设计。 不过由于图纸未经考证,更没有得到原作者的授权,在此无法公布。只能稍作提示:要得到深达170Hz的分频点,电感、电容可不能吝惜,是需要大胆发挥的 好单元已入手,好分频只等做,现在唯一要费神的,就是箱体了。 可惜这正好是笔者的难言之处了。由于笔者所居八层居民楼,且无电梯;加上笔者业余玩家,本是木工苦手,要想完成这样大制作,无异痴人说梦。 不过,好在这是自己用的箱子...... 由此可以推导出以下事实:一、一体不成可以分体。大低音箱顶架上原先的书架箱,声室天然隔离,杜绝音染,且可分别调校,甚至可以做到中低音移位。可惜,这样的外观... 二、对,外观差。不过好在,这是用来自己听的,不是拿给人看的,更不会卖。 三、大尺寸箱体,连贴好外皮都不容易。好在还是自己听,严格来说不贴都是可以的 ![]() 这下障碍可就全解决了。所以在此给工薪一族的同烧们一点建议。如果您想搞DIY的话,请记住音响是用来听的,尤其是DIY音响。影响音质的因素非常之多,首先一定要搞清楚哪些影响大,哪些影响小?哪些是可以解决的,哪些是难以解决的。最终找出那些可以解决的重点问题,着力解决。否则如果万事都钻牛角尖,那么就只有掏出几十万买厂机、厂箱一条路了。 对于箱体来说,以笔者几年来的经验,加上论坛上看来的众多知识,特别要注意的有几条:箱体容积、比例、强度,倒相管,箱内结构,单元开孔位置,吸音棉调整。 以上因素对于音质的影响,在对比试验中还是可以听到分别的。至于其它玄乎的,没有经验就不敢多论了。 废话一堆,事实上这次要做的,不过是Peerless低音箱。从网上找来的数据,不管什么公式、表格、小软件、lspcad,算出来的容积都在90-100升之间(已加容积补偿)。事实上这已经是很大的箱子,不过抬起喇叭一比划,总觉得这样的大箱才容得下P830859这只怪兽。反正如果做大了,实在不成还可以加填充,甚至拆板锯料重粘,小了就没办法。 初步决定制作的箱体尺寸是403*698*534,95升的大家伙。板子厚度36mm,两块18mm的MDF还得粘成一块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