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要给儿子洗尿布,所以没多少时间精下心来玩了。最近终于抽时间做好了一个FM高频头,整顿了一下资料,发点图片大家批判批判。 这底盘用的是电线地插盒,表面镀铝,不易生锈。圆弧角,挺难看。而且不用打管座孔!哈哈!打几个螺丝孔就行了。 思考了好几天,想好了电路架构和元件的规划; 空连用复旦的3-19P小双连,高放管用6N3,变频用6F2,电容都是优质的外货精品;又想办法用白铁皮在底盘里面隔了3个独立的房间,供高放、本振、混频各自利用。 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用铝合金角料做了个小双连的支架,累! 因为没有高频磁芯骨架,本振线圈和高放线圈最后还是抉择了用空心线圈。 说一下电路,高放用6N3组成一个串叠式缩小,本振是用6F2的三极管部分组成电容三点式振荡;混频是用6F2的五极管部分停止;没有设AFC电路。试机4小时,没显著跑台现象。 ![]() ![]() ![]() ![]() ![]() ![]() 电路图是手画的,大家凑合看看... 详细元件数据: 电感数据: L1:天线输入变压器,用2W大红炮电阻做骨架,次级用直径1MM的镀银线间绕4T,高级用0.5的漆包线在次级的间隙里面绕2T,核心抽头接地; L2:0.5漆包线在4MM骨架上绕12T,脱胎; L3:0.2漆包线在二分一瓦电阻上绕满,阻值47K以上; L4:高放线圈,用直径1.5的漆包线在7MM的骨架上间绕4T,脱胎; L5:本振线圈,用直径1.5的漆包线在7MM的骨架上间绕3T,脱胎; L6:扼流圈,在312中周的磁芯上用0.7的漆包线绕了10T。 电容数据: C1:5-20P,瓷介微调,电脑DIY制作,目标是调试不便; C2:1000P,云母; C3:1500P/250V,瓷管,两个电容,大些更好,不过必定要高频的; C4:82P/500V,瓷管,这个必定要留意耐压,最少要250V的; C5、C10:3-10P,瓷介微调; C6:6.8P,瓷管; C7、C8:4700P,低压瓷片; C9:2.2P,瓷管; C11:4.7P,瓷管; C12:43P,瓷管; C13:22P,瓷管; C14:10P,瓷管; C15:1000P,云母; C16、C17:4700P/250V,穿心电容。 电阻数据: R1:220欧,四分一瓦; R2:150K,一瓦; R3:220K,一瓦; R4:2欧,一瓦,这个可能根据实践电压调整; R5:1M,四分一瓦; R6:62K,二分一瓦; R7:22K,二分一瓦; R8:5.6K,二分一瓦,这三个电阻也要根据实践电压调整; R9:10K。 中频信号输出为了衔接不便,装置了一个BNC座。 也专门做了一个中放组件... ![]() ※※※※※※※※※※※※※※※※※※※※※※※※※※※※※※※※ 附:本站绘制的辅佐图片 ![]() 图1:电路原理图(点击图片,另外窗口关上大图...) ![]() 图2:元件标注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