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是在安装好机器后测试时发现,此齿轮组的回差很大(Y轴的齿轮组就很好,基本上没有回差,所以之前没有发现此问题),圆画出来就变成椭圆了,又无法在齿轮组上安装消回差螺母什么的。 然后感觉项目又要暂停了,再等到找到一个回差小的齿轮组?或者最终还得丝杆驱动? 在某个午餐时,我突然想到,其实回差不一定需要硬件消除,软件也可以做补偿的,然后就简单了,先测试其回差大小,然后在软件中补偿即可。 至此,项目的障碍扫清,剩下的就是体力活了。 是不是有点罗嗦? 我也觉得,不过此项目屡次要烂尾,总算最后完成了,兴奋是难免的,所以情不自禁罗嗦一下。 (有愿意继续倒腾DC电机方案但不熟悉PIC单片机的同学,可以提供给我你的线路图,我可以先给你写一个初稿固件,然后你就可以在上面修改和实验。 因为只有能真正使用DC电机方案,才能惠及更多的想改装喷墨打印机的同学。) 硬件改装过程: (其实明眼人看着图片基本上就都明白了):
![]() ![]()
![]()
![]() 软件和控制部分: 为了尽量省成本,就不采购Arduino了,毕竟我对学习Arduino没兴趣。 MCU采用PIC16F628A,这是PIC单片机里面比较便宜的一款,人民币3块左右一个,其内置1%精度的经过工厂预校准的内部振荡器,在要求不高的情况下不需要外部晶振,省成本也省管脚,我们这个应用对频率的精确性要求不高,和PC的串口异步通讯波特率不要求很准确,所以就可以使用内置振荡器。 不要问我为什么不改用STC,没有其他的,经过对比,我更喜欢PIC的简洁和高效,对于初学者来说,PIC不会比51系列更难入门,还有一个原因,我拆过一些电器,如果有单片机的一般都是PIC,也有STM8,很少见到51系列,不过偶尔见到三星单片机是不是可以勉强算是? 这是我D的JDM编程器,你也可以买其他烧写器比如PICKIT3之类的。 ![]() 其实此项目的控制部分很简单,一块洞洞板即可,三个EasyDriver,一块TTL转RS232小板(我在一个机顶盒上锯下来的,你可以用MAX232之类的芯片搭建或采用分立元件模拟,都很简单),右下角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