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来源于惕版的8寸全频。 当初给这对8寸全频做了对TQWT的箱体,测量的时候发觉加上RLC拉完曲线以后灵敏度大概是93DB左右,而且纯单元频响从1KHZ左右开始有个6DB的爬坡,感觉蛮有意思的。当时就在想要么再搞一对单元,玩玩2.5分频,顺便把灵敏度提高到98DB左右,也可以让手头的那对B&G NEO3平面高音有个发挥。 直到上个月底,有空休假,就买了两张15MM的MDF板开工。 设计障板的时候考虑到了使用上的灵活性----即使失败也可以改别的方案,于是把障板的低频转折点定了150HZ和100HZ两个方案,150HZ对应的障板宽度是58CM,100HZ是85CM。于是草草手工画了张图纸,开始下料。 ![]() 下面的这些辅料是用来加宽到85CM的~ ![]() 可是没料到天公不作美,后来一连一个星期基本都在下雨,只好又拖延了。 随后又断断续续的抽时间下了些料,终于在前几天把喇叭装上去开始实测一把参数了。 ![]() ![]() 可惜第一个方案如我所担心的,由于指向性的问题,在设计分频的时候出现了问题。 最初在模拟的时候,两个单元的数据其实是同一个单元的,也就是说是相同的数据,所以在模拟的时候4KHZ以下是比较好看的 ![]() 但是实际上由于两个8寸单元垂直配置,在同一高度的测量点上,频响和相位都出现了变化,在1KHZ左右令人伤心的出现了比较宽大的凹陷。 实际测量数据带入原来的模拟分频后: ![]() 即使做调整后也只能稍微改善而无法消除这个凹陷。。。 不过幸好事先我有准备:竖的不行,咱就来横的~ 于是经过今天的努力,我把它改过来了。一方面单元的水平指向性要好于垂直指向性,另一方面,这样只要调整聆听时的TONE IN角度,可以基本保证两个单元频响和相位的一致性。 ![]() 模拟的分频器:结果还算满意~7KHZ的谷是NEO3的缺陷,应该再想些办法改善一下~ 顺便还模拟了一下两单元并联的两分频的结果:似乎2.5的方案曲线更好看些~ ![]() 接下来准备搞分频器了 搭个分频器开声试了下,单声道的,声音没什么问题,准备把另一半也装起来~ 大喇叭高灵敏度的好处就是规模感,钢琴声一出,小喇叭就要靠边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