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电子音响科技diy制作网站

haoDIY_音响电子电脑科技DIY小制作发明

当前位置: 主页 > 音响DIY > 音箱DIY > 全频音箱 >

玩玩diy制作惕版的8寸全频喇叭障板

时间:2012-11-30 16:48来源:bbs.hifidiy.net 作者:wzy728 点击:
今天一天在折腾2A3C胆机推障板,几乎重新焕发了玩胆机的热情,哎。。。。 有空还是试试PASS的F5吧,FIRST WATT,first watt,第一瓦....PASS老儿专门为高灵敏度扬声器系统设计的功放----那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计划来源于惕版的8寸全频。

当初给这对8寸全频做了对TQWT的箱体,测量的时候发觉加上RLC拉完曲线以后灵敏度大概是93DB左右,而且纯单元频响从1KHZ左右开始有个6DB的爬坡,感觉蛮有意思的。当时就在想要么再搞一对单元,玩玩2.5分频,顺便把灵敏度提高到98DB左右,也可以让手头的那对B&G NEO3平面高音有个发挥。

直到上个月底,有空休假,就买了两张15MM的MDF板开工。

设计障板的时候考虑到了使用上的灵活性----即使失败也可以改别的方案,于是把障板的低频转折点定了150HZ和100HZ两个方案,150HZ对应的障板宽度是58CM,100HZ是85CM。于是草草手工画了张图纸,开始下料。

_B051970.JPG

下面的这些辅料是用来加宽到85CM的~
_B051971.JPG

可是没料到天公不作美,后来一连一个星期基本都在下雨,只好又拖延了。
随后又断断续续的抽时间下了些料,终于在前几天把喇叭装上去开始实测一把参数了。
_B071972.JPG

_B071973.JPG


可惜第一个方案如我所担心的,由于指向性的问题,在设计分频的时候出现了问题。

最初在模拟的时候,两个单元的数据其实是同一个单元的,也就是说是相同的数据,所以在模拟的时候4KHZ以下是比较好看的
333.JPG

但是实际上由于两个8寸单元垂直配置,在同一高度的测量点上,频响和相位都出现了变化,在1KHZ左右令人伤心的出现了比较宽大的凹陷。
实际测量数据带入原来的模拟分频后:

444.JPG

即使做调整后也只能稍微改善而无法消除这个凹陷。。。


不过幸好事先我有准备:竖的不行,咱就来横的~
于是经过今天的努力,我把它改过来了。一方面单元的水平指向性要好于垂直指向性,另一方面,这样只要调整聆听时的TONE IN角度,可以基本保证两个单元频响和相位的一致性。
_B111974.JPG

模拟的分频器:结果还算满意~7KHZ的谷是NEO3的缺陷,应该再想些办法改善一下~

顺便还模拟了一下两单元并联的两分频的结果:似乎2.5的方案曲线更好看些~
666.JPG

接下来准备搞分频器了


搭个分频器开声试了下,单声道的,声音没什么问题,准备把另一半也装起来~
大喇叭高灵敏度的好处就是规模感,钢琴声一出,小喇叭就要靠边站了。
_B221976.JPG




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就过去了一个月。

这两天结构终于基本成型了:
外观,宽度减到75CM,高度就是122CM
_C231994.JPG

两块斜撑板还在胶粘中:
_C231997.JPG

这个位置是用来放置分频器元件的,已经钻了一些洞,可以用尼龙扎带来固定元件。
_C231995.JPG


忙碌了一整天,终于基本完成了。

明天再上一个RLC对3000HZ的小峰进行下阻尼,调整摆位,器材搭配,慢慢玩了~

_C251998.JPG

分频器:还差一个RLC电路~有钱了再换补品电容,呵呵~
_C251999.JPG

乱七八糟的房间也基本腾出来了.


_C252000.JPG

空间其实不大,22平方米左右~

今天折腾下摆位,感觉确实诸多牵制,不如小喇叭好摆。

究其原因,主要是指向性比较强,灵敏度又比较高~指向性强造成喇叭的内倾角度几乎是必须固定的,这样第一反射点的干扰就比较严重,以往可以通过调整内倾角度来避开第一反射点的干扰的方法现在不好使了,只好在第一反射点附近找些垫子,枕头之类的先对付一下~
_C262002.JPG

箱子灵敏度高也要造成一些麻烦~

首先是噪声问题,我的前级不太稳定,有时候有吱吱的杂音,考虑有时间搞一搞。
再者灵敏度高造成前级的音量电位器的开度很小,在小开度的时候左右声道的一致性的差异经常造成人声定位的小偏移。因此要考虑用无源前级或者缓冲器了,或者做个PASS F5之类的低增益的后级


今天有位网友应邀过来让我试试最近比较热门的B22放大器。
功放不错,可惜我的障板表现不好。主要原因是因为空间调整不够。我的听音室是刚刚整理出来的,今天又为了走动方便,地面上根本没有处理,原来对小箱子影响不大的地面反射问题在障板上影响就很大了。这个问题是在网友走后我自己折腾时发现的。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这对障板内倾角度的限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障板的面积将近0.9个平方米,这样障板和聆听位置之问的地面反射很严重地加强了!
后来的解决方法很简单,地面上铺上些纺织品垫子就好多了。

看来下步可以考虑给障板的表面也做些吸音处理以减少大面积的反射。

顺便说说,2.5W的2A3单端也可以让这对高灵敏度的障板很愉快的工作了。.


昨天手机回帖,太麻烦。今天补图~

减少地面反射以后的的听感主要表现在乐器和人声的结像收缩,大声压下声音变得收敛,精致,“具体而微”。
_C272004.JPG#p#分页标题#e#


今天一天在折腾2A3C胆机推障板,几乎重新焕发了玩胆机的热情,哎。。。。

有空还是试试PASS的F5吧,FIRST WATT,first watt,第一瓦....PASS老儿专门为高灵敏度扬声器系统设计的功放----那又会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_C292006.JPG


今天终于把RLC网络做好了,接好开声。

没有RLC的,3000HZ有一个尖峰:
111.JPG

增加RLC以后:
222.JPG

从听感上来讲,听听口水歌的话,有没有这个网络区别不大,基本没有口水歌手能唱到这个频率的。

听歌剧的话,还是能听到一些些区别的,似乎美声发音的谐波段还是能达到这个频率???

听小提琴的话就明显了,薛伟的《乡梦》,高把位大声压下琴声不再尖叫~

所以说,人耳的敏感频段以内,频响还是平直的好,无法平直的话,“谷”也要好过“峰”......


补调整后的分频器:
333.JPG

444.JPG

555.JPG


调整了.5部分的分频,把400~2000HZ的频响往下拉了1~2分贝实际听音的效果也是比较明显的,钢琴琴腔共鸣的透明度有较大的进步。
111.JPG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2)
50%
踩一下
(2)
5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