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6 ![]() 从图6和图4比较中可以看到1khz失真改善了13db以上,20khz失真改善了8db,100khz失真改善了近9db。这是因为末级功放管的Crss通过2级推动管后对电压放大级的影响降低到了0.0Xpf以下,推动管Q9、Q10的Cob经过Q11、Q12后对电压放大级的影响也降低到了0.0Xpf以下,那么Q11、Q12几pf的Cob将对电压放大级产生主要影响。 图7 ![]() 图7电路增加的Q13、Q14就是降低Q11、Q12的Cob对电压放大级的影响,Q13、Q14自身的Cob被Q11、Q12降低到了0.0Xpf以下。 图8 ![]() 从图8和图6比较中可以看到1khz 50W失真仪显示为0.000%,20khz失真又改善了13db,100khz失真又改善了14db,总体失真都改善了20db以上。 图9 ![]() 回过头再看《低失真单极前置放大器》文中的输出级,如图9a,我发现它是图9b的一种变形电路,同样具有降低Cob影响,提高输入阻抗的作用,Q1的Vcb被Q2、Q4、D2固定,Q2的Vcb被Q1、Q3、D1固定,因此,Q1、Q2的Cob中几乎没有充放电电流,Q3的Cob对电压放大级的影响被减弱hfe(Q1)倍,Q4的Cob对电压放大级的影响被减弱hfe(Q2)倍。 图10 ![]() 如果把图9a用在场管输出的末级电路上非常合适,如图10,一方面可以简化电路,一方面利用场管的较高的开启电压给推动管Q1、Q2供电。现在电路结构基本确定了,要做到50W-20khz失真仪显示为0.000%,还需要进一步优化电路,选择更合适的元器件。 图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