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80MHz一中频基带信号,在电视高频头中选频放大、二次变频,声表面滤波输出38.3-39.3MHz带宽1MHz的二中频信号,再次送入SBL-1二极管平衡混频器,与40MHz本振混频输出0.7-1.7MHz三中频信号,至此0-30MHz的短波信号已经分段转换成,车机高频头能接收到的0.7-1.7MHz中波信号。 ![]() 后续电路是大家熟悉的一套完整的中波收音机电路,450KHz在这里统称为第四次变频,BFO信号从450KHz滤波器注入,检波输出的音频信号,流入NE5532提升20dB电平后兵分两路,一路LINE OUT输出,一路送入音频功放推动扬声器和耳机。 ![]() 这套四次变频接收机方案的表现究竟如何呢?还是先听听录音吧,手机录制略有失真,实际收听效果可用“震撼”二字来形容。 四次变频短波接收机 2015-02-07 18-33-29 短波49公尺国际米段扫描 四次变频短波接收机 2015-02-07 18-36-24 短波41公尺国际米段扫描 四次变频短波接收机 2015-02-07 18-40-30 短波31公尺国际米段扫描 下图是电源、调谐、波段转换、功能切换电路的汇总,画在一起思路更清晰。 ![]() 四、聊聊单边带 细心的朋友会发现Frontend电路图中有一个叫做“BFO”的电路,那位说对了“BFO”是拍频振荡器的意思,单边带接收的重要单元。 ![]() 什么是单边带呢?单边带英文缩写SSB,全称 single sideband,在无线信号传输或发射过程中只保留了调幅波的上边带(USB)或下边带(LSB)频谱称为单边带信号。国际协议规定,短波通信必须使用单边带调幅方式(SSB),只有短波广播节目可以使用双边带调幅方式即AM广播。因此,国内外使用的短波电台都是单边带电台。 单边带信号在发射前,已将调幅波中的载波和一半的边带频谱去除以节约频带和发射功率,AM检波方式不能解调单边带。正确的做法是在检波前先还原一个载波频率,与SSB信号同时送入检波电路混频,才能解调出音频信号。 本机使用最经济的载波还原方式,直接从450KHz中频滤波器输入端注入拍频信号,且BFO输出幅度可调,信号强则调强,信号弱则调弱,这样就不会影响AGC电路,也不会降低机器的灵敏度。收到SSB信号后,适当调整BFO的幅度使检出的声音刚好不失真,FINE旋钮微调接收频率能让语音清晰可懂。 继续听录音,感受一下单边带的魅力,听听火腿们在聊什么?好就点个赞吧! 四次变频短波接收机 2015-02-10 18-10-28 SSB单边带HAM呼叫 四次变频短波接收机 2015-02-07 18-01-55 SSB单边带HAM通联(中国) 四次变频短波接收机 2015-02-07 18-11-50 SSB单边带HAM通联(日本) 四次变频短波接收机 2015-02-12 17-17-37 SSB单边带通联与SSTV慢扫描电视 四次变频短波接收机 2015-02-08 18-24-34 CW等福报 四次变频短波接收机 2015-02-07 18-15-30 CW等福报CQ CQ CQ 四次变频短波接收机 2015-02-11 18-39-02 HF-FAX短波气象传真 四次变频短波接收机 2015-02-12 17-41-41 RTTY无线电传 单边带通信内容多样,不仅仅局限在语音和电报通信,还有好多有趣的信号,需要借助电脑软件才能还原。下图是2005年用ICOM IC-M700TY接收录制的日本JHM发布的HF-FAX气象传真图片,使用Mscan Meteo Pro软件。 ![]() ![]() ![]() 下面这几张图是2005年用ICOM IC-M700TY接收录制的,日本火腿传输的SSTV慢扫描电视图像,使用Jvcomm32软件。 ![]() ![]() ![]() ![]() 五、精心制作 经过一个多月的纸上谈兵,反复推敲了这款电路的可行性,该付诸实践了,精心制作,细节决定成败! 主要零部件: 1、电视高频头,在这里没有特殊要求,任何一款只要L段好用,有一定增益的就可以,因为他只接收50-80MHz的信号,H段和U段不用。我选的是以前做FM宽频机时的增补频道高频头TDQ-3B6,基于TDA5736方案,灵敏度高,有23dB增益。 ![]() 2、车机高频头,也无特殊要求,随便一款电调中波头(电调中波收音机板)都可以,这里用的是阿尔派车机高频头,基于LA1888方案,功能多音质好噪音低,还有约55dB的AGC控制范围,接收短波还真需要强大的动态控制,这样短波电台听起来个个都像本地台。 ![]() ![]() 3、二极管平衡混频器,他算是本机的关键部件了,选用了一款MCL的SBL-1型混频器,带宽0.5-500MHz,这东西可真TMD贵,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自制,甚至改用NE602替换,不过NE602恐怕噪音和动态指标不敌二极管混频器哦。 ![]() 4、有源晶振,是个好东西,通电后直接输出方波振荡信号,强度达到120dBuV(+13dBm)以上,能完美驱动LO电平在+7dBm的二极管平衡混频器,我把有源晶振用做本机振荡不知算不算首创呢,查了很多资料好像没人这么做,估计是怕谐波干扰吧。 5、声表面滤波器,很让人头疼的器件,在制作FM宽频机的帖子里提到过,那时可以省略,在这里必须要用,因它决定着三次变频的镜像抑制比。本机需要38.3-39.3MHz带宽1MHz的声表面,市面上根本找不到,无奈的情况下找到一只标称频率38.9MHz的电视声表面(F5316、K2955、L38.9),仔细研读它的幅频特性曲线,发现39.3MHz已经处在曲线的下降边沿上,有-10dB的衰,好在40.7-41.7MHz以上的镜像频率有-45dB的衰减,可以解决镜像抑制问题,算是打了个擦边球吧。对于39.3MHz的-10dB衰减,后级的AGC增益控制可以弥补,实际收听并没什么影响。 ![]() ![]() 6、电位器,这里重点指用在主、副调谐的两只电位器,质量要好,滑片稍有接触不良,调谐频率便跟着抖动,我就图便宜选了一款杂牌的RV24YN型电位器,外观做工挺漂亮,但偶尔会出现抖动,先凑合用着,等淘到TOCOS的再替换之。 ![]() 7、机箱,选用200*120*75mm防水盒一枚,天下防水盒本来是一家,但国产的要缩水2mm,他可不是为了什么吉祥数字,就为了注塑时省那么点儿工程塑料。 ![]() 组装单元板: 按电路功能划分,把元件装在不同的单元板上各自为营,先易后难,从直流到音频、最后到高频板的顺序逐一完成焊接,这样能够保持思路清晰,焊一块调一块随时可以发现纠正问题。 电源是基础,用料扎实。音频功放也安排在电源板上,靠近电源滤波电容,最大程度的退耦合,有助于提升音质防止自激。 ![]() ![]() 功放采用TDA7297方案,BTL桥接,功率强劲,把直径40mm的小喇叭推得震天响。功放的耳机输出接成OTL形式,那么问题来了,带上耳机一听,本底噪音太大,超乎我的想象,怎么办?方案都定了,板子也焊好了没法儿改了,对着机器相了半天面,发现耳机插座那儿还有点儿空间,又经过半天的折腾,一个堪称世界上最小的独立耳放横空出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