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很多年前就开始玩“HIFI”了,最早是大学时和同学各凑几块钱钱买了6寸南京纸盆喇叭,胡乱买了个高音接个电容窜上,没有木箱,到邮局花几块钱买了一对邮寄用的小木盒, 没有密封那一种,到处漏气;功放是用汽车功放芯片,好像是TA7240,每边5W,用塑料饭盒装上,这就是我最早的发烧音响,用单放机经常对外广播,当时觉得音质特别好, 年级办舞会还经常用这套系统,毕业时留给了别人,不知这套音响命运如何,经常怀念哈。 这10几年陆续做过几对音箱还有功放、解码器什么的。看这个论坛刊例几年以后、去年终于决定做一对书架箱、一对12寸三分频顶级音箱,想着能听一辈子不再折腾,同时参加 论坛的比赛。说说二分频书架箱的情况吧。 最终的方案是:SCAN-SPARK 2904/7000 +MOREL SCW636 箱体是全铝合金腰果型倒相箱 对于DIY音箱我有几个想法: 1. 论坛测试套件是个好东西,以前做完音箱只能凭耳朵收货,可金耳朵有几个?所以做出来的东西参差不齐。有了测试套件,虽然业余条件下测的不是很准,但是在 分频段还是有保障的,可以帮助分频。当然LSPCAD也很好,一个软件一个硬件,对DIY来说是必备的。 2. 有条件的情况下用最好的喇叭单元,除了超级大侠喇叭这个东西只能买成品,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系统。 3. 箱子的形状在没有好的测试手段或者不具备仿真的情况下,最好采用厂商经常采用的外形,不会出大的问题,否则搞一个怪怪的外形,看起来很酷,但可能有致命伤。 有了方案开始定喇叭单元和制作测试套件。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在维版的无私帮助下,问题得到解决,在此向维版表示感谢! 1. 测试套件 去年底定了套件,配了外壳和面板,有了测试套件感觉好多了,终于可以看而不光是听了,今年又订了一套CLAIR作为校声用,发现高频6000HZ以上发散严重,但对于分频 来说够用了。几个月前又做了一套新版测试套件,很小很好用,只是高频发散情况一样。 套件测试
2. 单元:SCAN-SPARK 2904/7000 和MOREL SCW636 这两个单元应该说都是顶级单元了,曲线非常好,风格也很接近。特别是SCW636是MOREL刚推出不久的单元,用了很多高科技技术。如果Magico的 书架箱低音单元真是在MOREL代工的话,那么原型就是这个喇叭,他们很像的,很多参数都一样,只是把锥形盆改成普通形状。2009年8月定喇叭,年底收齐了。 ![]() 3. 箱体外形 外形就仿照Magico miniII的腰果型,高文等很多厂家都用过,应该是比较好并且比较成熟的。在业余DIY情况下不容易出现箱体设计问题。在LSPCAD上 模拟了一下,确定了尺寸。 看看参考的名箱 ![]() ![]() ![]() 4. 箱体材料及加工 首先用LSPCAD对箱体进行模拟计算,SCW636要求的尺寸并不大,十多升的箱体就可以,留出足够的余量,确定好箱体尺寸。 这次做箱子全用铝合金,优点很明显,几乎没有低音谐振。我所在企业,在加工方面很有优势,侧板是整体加工出来的弧形,最薄的地方 也有20多毫米,前板16毫米,后板弧形最薄处16毫米,采用真空电子束焊接,温度很低不产生应力,没有变形。上下盖板25毫米厚铝板 用不锈钢螺钉连接,加704胶密封。 最后安装的是前后面板,都是弧形的,20多毫米厚,用螺钉从里面连接并用胶固化,整体刚性非常好。由于采用了真空电子束焊接和螺接 所以没有应力释放问题,不用采用人工时效。 ![]() 箱体表面处理首先采用水喷砂,然后采用DYGF(硫酸氧化铬酸盐封闭),附着力好,不容易掉色, 保护效果好,看看战斗机样机就是这样处理的 ![]() ![]() 箱体侧板是整块铝板用线切割电加工的,后板也有弧度,整体放到真空焊接炉进行焊接。 两个侧板上均匀的开有2mm深5mm宽的凹槽,间隔2mm,按照高文的说法是为了降低高频谐振,不知具体效果怎么样,没有办法测试, 但目前的测试手段没有发现高频谐振。 ![]() ![]() ![]() 焊缝, ![]() ![]() 上下板上面留有3mm螺钉孔,通过螺柱可以安装分频器 ![]() 前后面板也是采用线切割电加工然后CNC加工而成,表面处理采用DYZH(硫酸阳极氧化着黑色) ![]() ![]() 看看标识,哈哈,有点小错误 ![]() 接线柱是CMC的,在表面有厚厚电镀了一层金。 ![]() 用聚四氟乙烯做了一个堵头,可以把接线柱中间的空隙堵上,更加密封 ![]() LOGO:达旺 达旺是藏南被印度占领的一片中国土地,五世达赖出生的地方,我很喜欢西藏这个地方,去了很多次了,所以取名“达旺” LOGO ![]() ![]() ![]() 5.倒相管 理论计算和实际情况是有差距的,由于需要调整倒相管长度,所以采用了三段铝管螺接的办法,可以组合出不同的长度。内径40mm ![]() ![]() 组装开始,这是专用阻力胶和704, 专用阻力胶用于螺钉,有可以拧开和打不开两种 ![]() 首先是将上下板装上 ![]() 然后开始装前后面板 ![]() ![]() 内部 ![]() ![]() 把螺钉孔堵上,当然要用胶 ![]() ![]() 喇叭上箱 ![]() ![]() ![]() ![]() 6.专用脚架 又设计了一个专用脚架,除上板是铝合金外,其余全是45#钢板和20#钢管,钢管里面准备填充小石子。上板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平的,一个是2.7度倾角斜的, 可以比较那个好。上板与箱子底板是用螺钉连接的,形成了一个整体。托板和底板采用线切割电加工,脚钉和脚垫电镀铬。钢柱上面有40mm孔可以灌沙石。 ![]() ![]() 两种不同的支架托板,一个是平的,一个有2.7度的斜角,看得出来吗? ![]() 组装起来 ![]() ![]() 音箱上架 ![]() ![]() ![]() ![]() 7.装箱调试 在这里主要把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说来听听,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上箱后用测试套件加LSPDAC测试,先测阻抗 ![]() ![]() 从阻抗图可以看出在600HZ左右有强烈的共振,是箱体本身造成的,在维版帮助下通过加减震圈和贴沥青和吸音棉基本解决。 逐步在减小 ![]() ![]() 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不管什么分频形式,倒相孔测试发现850HZ、1800HZ左右都有两个柱子,怎么处理都消不掉。 ![]() 为解决这个问题想了很多办法,都没有效果,维版给我也出了很多主意,在黔驴技穷时发现是倒相管太长引起的共振, 上面是17CM时的情况,下图是10CM的 ![]() 还有5CM的 ![]() 我的音箱最终采用9CM,问题解决了 调试 ![]() ![]() 下面说说分频器的想法: SCW636的频响一直到4000多HZ都很平坦,SCAN-SPARK 2904/7000的频响也很不错,考虑到2904/7000振膜小,又是双折环的, 低于3000HZ的分频对它压力很大,所以准备选择分频点3500HZ。通过测试曲线在LSPDAC上的模拟 分频方案准备了好几个: A.低音二阶分频(-6db)+高音二阶分频(-6db) B.低音二阶分频(-6db)+高音三阶分频 C. 低音三阶分频+高音三阶分频 于是定了一堆电感和电容,几个方案都进行了测试和试听,最终通过还是选用低音三阶分频+高音三阶分频,实际低音分频点在3000HZ左右。维版说斜率不够,可以再斜一点, 先听一段时间,以后慢慢再改。 考虑到SCW636频响曲线在900到1800赫兹左右隆起,低音分频增益考虑以下图型,和SCW636的频响曲线能部分互补。 ![]() 分频器还有几个问题: 1.高音衰减 SCW636灵敏度87db,2904/7000是94.5db,相差7.5db. 采用高音衰减网络 2. 低音阻抗补偿 经过模拟和测试,发现阻抗曲线没有出现高音部分阻抗过大的问题,没有必要采取低音阻抗补偿。 3.平行频率凹陷电路图 在900到1800赫兹左右SCW636有2到3db的隆起,采用平行频率电路把它压下去 现在测试的情况 ![]() 离轴30度远场情况 ![]() 阻抗 ![]() 再来几张图 暖色调的 ![]() ![]() ![]() ![]() 至于听音效果,见智见仁,主观的东西太多了。简单地说这是一对解析力高的音箱,高音延伸很好,又很有厚度, 低音非常干净,这种干净应该是普通木箱听不到的。很甜的声音适合做卧室二房。缺点太重,箱体每只有32.7公斤, 支架每只24.5公斤(没有灌砂石),合计57.2公斤。 经常抹点机油,油亮油亮的。 DIY的目的就是让自己高兴就行,我看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