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 106種原素中 只有 鐵 鎳 鈷 及稀土原素Gd 具有常溫鐵磁性表現 因此 幾乎所有的人造磁性物質都是以 鐵/ 鎳/ 鈷 為主要原素再依照不同 用途 加上其他非磁性物質混合製造出不同特性的磁性物質. 1. 矽鋼片. 1.1 一般音響用矽鋼片成份大都是( 3% Si ) 日系 Z11規格 Bsat約 1.7T--1.8T HI-B 更高. 美係規格 平價M6 規格 Bsat約 1.3T M0 與 日系 H-B相似 . 目前 M0/HI-B 只有 美日兩國生產製造 他們都不是不接小量訂單不然就是太貴了. 根據過去經驗好像 美國鐵心比日系鐵心鐵損要低一些同時電感也較高. 2. 鎳合金鐵心. 2.1 一般美國標準分類為 鎳含量 50% 及 80% 兩種 日系就複雜多了 35% --- 80% . 超過80%的鐵心就很少見 大都是製成MU metal. 2.2 就以手邊 美製 EI41 80% 鎳鋼片 及 EI87 50% 鎳鋼片 來說 50% 鎳鋼片 Bsat 1.5T 初導磁率 40,000 80%鎳鋼片 Bsat 0.8T 初導磁率 100,000 Bsat 決定了變壓器在大電流之下鐵心飽和的速度 初導磁率 決定了變壓器對小信號的 "靈敏度" 各位很容易就會發現這兩種要求竟然是相互矛盾相互消漲 無法兼具的. 因此個人認為 80% 的 鎳鋼片是不能用在 後級輸出變壓器 當然SE就更不必談了,有條件的用在 推動變壓器上也就是就是小電流不然就只有不惜工本 加厚鐵心一條路可走. 50%鎳鋼片較為中庸 不論前級/後級輸出變壓器 或是推動變壓器 都很合用 C/P值最高. 2.3 實際聆聽時 鎳鋼片 音樂細節特多 高音細膩 但唯一缺點就是 大音量時低音量感不如矽鋼片. 3. 鈷鐵合金. 3.1 常見的材質為 (50% + 50% ) 鈷是目前已知唯一能夠與鐵混合後 可增加飽和磁場值的金屬 Bsat可達 2.45T 但鈷實在太貴太少了 大概只有軍方才用的起. 4. 鐵基 amorphous 合金 4.1 常見的材質為 (80%鐵 其他成份為硼 矽碳等) 但是是以秒降低 100萬度 的速度將金屬極速冷卻.由於冷卻速度實太快了,快到連 金屬的原子結晶都還來不及形成就已經定形. 這種製程使得金屬 特性與玻璃很像 故又稱為 "玻璃金屬" 此材質兼具 "低耗損" 高導磁性及高頻特性良好的特性因此 非常適合重電設備及plus trans, switchng power 等 是近年來最有"錢景"的鐵心. Bsat 約 1.5T 日前購買了一只 歐洲進口 L 牌 AM 鐵心 SE 輸出變壓器 試聽比較的結果 感覺上細節較 矽鋼片為多 高音也相當細膩 低音比較沒力 應該是介於鎳鋼片 及 矽鋼片 之間的感覺. 5. 討 論. 近來試作鎳鋼片前級輸出變壓器時 首先拆解了不下20個古今 中外的變壓器來研究別人是如何設計線包及使用何種材質鐵心 也發現了一些 共同點希望與網友分享. 大約 90% 以上的軍用密閉式 IPT/Interstage 及 商用 mic 用 IPT 都是鎳鋼片製造其中又以 UTC 及 TRIAD 生產最多此類產品 Amprex 及日系 tamula 也不少 共同特徵就是圈數都很少. W.E. 銘器 618C 輸入變壓器(NT$100000一對) 543A 前級輸出 變壓器 (NT$40000一對) 178D 前級輸出變壓器( NT ???) 都是鎳鋼片製作 這也難怪這些變壓器的音質是如此迷人. *** 請注意 WE 171C 輸出變壓器 不是鎳鋼片變壓器 **** 由於鎳鋼片導磁性極高因此就算是線圈砸數大幅簡少仍然可以 維持足夠的初級電感量同時因為線圈減少高頻也大幅改善了. 就實務上來說使用鎳鋼片繞好變壓器要遠比 矽鋼片容易多了. 也就是說如果使用矽鋼片也能製出造優秀的變壓器才是 "真功夫". 6. 結 論. FOR AUDIO 材 質 價格 Bsat 初導磁率 最適當用途 ------------------------------------------------------------- 矽鋼片 便宜 大 最小 大動態後級OPT 鎳鋼片(50%) 貴 較小 大 動靜皆宜-- GOOD 鎳鋼片(80%) 貴 最小 最大 MC放大 MIC IPT 鈷鋼片(50%) 很貴 極大 小 Air borne Amorphous core 較貴 大 ? OPT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