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陆续续买了不少车机,总想好好的改几台,但时间有限。这次拿一台老早入手的异形面板的老款凯越CD机试手,看看改造的思路是否对,为以后的车机改造积累经验。 本次改造的重点在异形面板的修饰和车机外壳的改制,电路改造不是重点,功能开发也不是重点。 上图了,图片说明在图片下方。 ![]() 这就是老凯越CD机,新版的已经在面板上设计了AUX输入但取消了USB,USB和AUX哪个更实用,仁者见仁,如果两者都有就更好了。第一张图就糊了,老恶心了。咋整?借几张网上的图吧,如涉及到版权问题,请原作者提醒,我立马删图。 ![]() 这张图就是借汽车之家的。虽然是异形面板,但还说得过去,较为好改。 ![]() 先来一张改造后的成品图,算是剧透吧 ![]() 之所以选择这款先来,歌乐机芯也是重要因素,但是,这款哥乐芯也是简配版了。 ![]() 底视图,这张是借汽车之家的 ![]() 后视图,这张是借汽车之家的。 改造用时比较长,期间相机存储卡坏过,丢了不少照片,也懒得重新来过,借图就是懒的最有力佐证。 ![]() 首先用水口钳处理到红圈内的三个加强筋,剪平就行。面板用料不错,硬度和韧度都好。 ![]() 然后拆开面板,观察能否进行切割。这是面板的电路板,如果要切割面板,红圈内的部分不可避免的要同步切割。观察发现,是可以切割的。 ![]() 这里的宽度足够了,切割没问题 ![]() 注意红圈内的USB外壳接地焊点,这个焊点不打开,电路板无法取下。 ![]() 再观察面板电路板的这一面,红圈内的部分都可以适量切割。 切割电路板要小心,最好用毛巾遮盖好其他部位,防止碎屑跑的到处是,尤其是铜箔的碎屑很可怕。更要防止因切割力道过大造成其他部位布线损坏。 ![]() 上部红圈内是按钮的印刷电路,每个按钮都有两个触点,切掉一个不影响使用。话说最烦这种印刷碳膜电路,与之配套的是导电橡胶按钮,这种设计是遥控器常用的,动不动就失效,酒精擦洗一下又好用了。也有车机是使用金属弹片微动的,更可靠。 下面红圈内的开口是前置USB小板的安装位置。 ![]() 根据电路板的可切割余量,计算好面板的切割量,宁可少切不能切过了。 ![]() 注意这里,面板的下边也要切割一条,尽量降低面板的高度。 ![]() 这是切割后的面板,苗条秀气了不少,更趋于方正外观,外壳改造更方便了。 要占好多楼,各位见谅。 接楼上。 ![]() 这是切割后打磨好的样子。 ![]() 另一侧。原来的卡扣都在,切割不影响结构强度。 ![]() 放入导光板,切割量刚好。 ![]() 看看电路板需要切割多少。 ![]() ![]() ![]() 电路板切割好了。切割后一定要打磨切口边缘,这个不能偷懒。 ![]() 复装,测试,功能完好无误。 ![]() 现在对面板的金属背板进行切割,这个比较麻烦,钢板好厚啊。 ![]() 切割钢板的下边,这两个卡隼就且掉了,但总体上不影响面板的安装,强度足够了。 ![]() 这是切割好的背板,切口边缘都做了打磨。 ![]() 再次复装。 ![]() 看吧,切面板其实很麻烦的,面板、电路板、背板都需要切割,尺寸还得把握好。 ![]() 切割后,侧面的样子 ![]() 接楼上。 ![]() 从这个角度再看看底边。 红圈内的是前置USB接口,下面就要改造它了。 ![]() 前置USB接口是MINI的,得改。 ![]() 前置USB小板的位置,要拆掉。 这图是最开始拍的。 ![]() 拆掉前置USB小板后,这里的空位足够安装标准的USB母口了。 ![]() 这是主机上的USB输出插座,丝印很清楚。 ![]() 找来一条USB延长线,取母口。这条线的质量还是不错的,拆了感觉可惜。 ![]() 这是USB前置接口的插头,这一端插在前置USB小板上。本来想剪掉这个插头如上图的USB母口焊接的,但用电容的铜脚做了几个插针插上试试,粗细刚好。这样,就不必剪掉这个插头了。 ![]() 直接把电容的引脚焊接到USB母座的线上,排好线序,用热熔胶和热缩管固定,一个USB转接延长线就做好了鸟啊! ![]() 把做好的USB母口放到规划的位置上试试,刚好。 ![]() 原来的USB插座外壳有接地,自制的USB前置接口也做个接地。 #p#分页标题#e# ![]() 这是面板上的USB 小板,螺丝固定的,很坚固,但也得换掉。 ![]() 扩孔,去掉防尘塞。 ![]() 标准USB前置接口改造成功。 ![]() 看看机芯。下面开始改造前置AUX了。 ![]() 这是主机板,据大能说,这是缩水版的哥乐芯了,更老版本的比这个好很多。 接楼上。 ![]() 这里是前置AUX接入点。其实就是断开了收音机到音效的输出,强行插入AUX信号。改造方案很多,我选择了最简便的方案,就是在这里接一个3.5的音频插座,插入AUX输入插头,直接断开收音机变为AUX输入,拔出插头就是收音机输入。具体改造方法,请参考汽车之家大能的帖子http://club.autohome.com.cn/bbs/thread-c-875-16602185-1.html,非常详细,这不是我的改造重点,不在赘述。 ![]() 找一条光驱的音频屏蔽线,作为AUX输入线。 ![]() 很简单,去掉那两个0欧电阻,接入线即可。篮圈一端是收音机输出,红圈一端就是AUX输入端。 ![]() 用双面胶固定好线,做好绝缘。 ![]() 复装,AUX线从后部引出,当时考虑从后面绕到前面去,在面板上改AUX输入插座,但后来还是重新布线,直接布线到前面板。 ![]() 安装好散热片。话说这车机发热不大,原来想加风扇的,后来取消。 ![]() 复装后,这是前置USB的接线。 ![]() 这里的两个侧面固定片钻孔,以便安装固定螺丝 ![]() 红色热缩管的出口是后钻的孔,从这里把AUX线直接引出,不必再从后部绕到前面。 ![]() AUX线从这里直接引出到面板。 ![]() 这个3.5的音频插座是从某主板上拆得的,正宗的富士康产品,里面是镀金触点,接触电阻很低。 ![]() 这个插座的接法,上面给的汽车之家的链接里面有详述。 ![]() 在面板的这个位置钻孔,安装好AUX输入插座,热熔胶固定。 ![]() 安装好面板的电路板,AUX线从一侧布线。 ![]() 这是面板改造后的样子,USB AUX都有了。 接楼上。 下面开始制作底板。 ![]() 邻居装修剩下的复合地板一块,规划好尺寸,各种钻孔。红圈内是车机固定件。篮圈内是安装防滑胶脚的孔。绿圈内的孔是车机屁股固定支架的安装孔。 ![]() 这个车机固定件是用老电源里面的铝合金散热片改的,很坚固。 ![]() 这是防滑胶圆胶,几分钱一个,网购时顺带买的,效果很霸道。 ![]() 车机固定到底板上的样子,非常稳固。 ![]() 侧面固定方式。 ![]() 屁股的固定方式。黑色的支架是用一个洋垃圾充电器外壳挖出的L型支架,非常结实。后面的图有细节显示。 ![]() 通电试机,插入AUX,调到收音机状态,AUX就开始工作了,效果不错,绝没有其他车机AUX和CD、收音机音量电平不均衡的问题,AUX音量充足。拔出插头就直接切换到收音机功能。收音机用的非常少,这样操作并不麻烦。 ![]() 蓝色的屏,很舒服。USB挑盘很严重。 ![]() 找来一个3A的电源带这个车机,开始还担心电流不够,其实中小音量没一点问题。 ![]() 接好电源,这里也比较偷懒,应该做个5.5输出插头才是。 ![]() 这里就更偷懒了。 ![]() 电源就直接塞到车机下面的空隙中,更好合适,用双面胶简单固定。 注意红圈内,充电器外壳改的L型支架,下端直接用螺栓紧固在底板上,稳固的很。 ![]() 制作外壳背板。找啊找,最终选择了这个光驱的电路板,规划好尺寸和开口。这是加工好的外壳背板。 吐槽一下,在家DIY,最难的不是工具合不合手,最难的是各种材料的搜集和合理使用,我在这上浪费了太多时间。 ![]() 开关选择了老AT电源的按钮开关,双路开关,关闭的时候火线、零线都断开,避免费电。这货就是个头大了些。 ![]() 开关接好后又做了绝缘处理,强迫症患者,没办法。 接楼上。 ![]() 背板安装到位。 ![]() 这是从一个破功放上拆得的接线端子。 ![]() 接线端子背面接线。 ![]() 这是电源线。偷懒了,这里应该放个8字插座。 ![]() 现在可以拷机了。总计拷机一周时间,每天超过4小时。手里没有足够好的无源书架箱,只能用电视机的一对破音箱和老家庭AV功放系统的环绕箱试机,也限于电源功率不足,跟手里的惠威D1080-IV有源箱对比,最终只能得出此车机音质一般,主要是低音下潜不够、没有穿透力,中高音尚可,但作为电脑用足够了,关键是发热够低,不用加装散热片和散热风扇即可满足长时间使用。 ![]() 试机中。没有加装待机电池,时间和电台不能储存,个人感觉没必要。 ![]() 蓝色背景,很漂亮。 ![]() 现在开始制作外壳了。找来一张电脑机箱的侧板,充分利用原有的折边进行尺寸规划和切割。 ![]() 用树脂片切割金属板,那个味道终生难忘,所以,口罩是必须的。 ![]() 这是自制的小砂板,很顺手。 ![]() 切割后的切口用砂板砂光 ![]() 切好的两块侧板和一块顶板。原本是打算顶盖和侧板一体切割,然后弯折两次,形成一个类似于功放外壳的一体结构,但机箱侧板的长度不够,只能切割成三块,再想办法处理。话说手里一堆电脑机箱,如果这个方案行得通,以后改车机外壳就真的不是啥问题了。 ![]() 线围上两块侧板,效果非常霸道啊,烤漆是如此的完美。 ![]() 侧板与背板的固定方式。背板一定要跟外壳结合好,第一次的方案是通孔用螺栓固定,但机箱内部的螺丝必须要在安装顶盖前才能拧紧,顶盖的固定方式就成问题了。红圈内就是固定侧板和背板的螺栓,里面有螺帽。 ![]() 复合地板的强度不够,侧板下边是直接用自攻钉拧到复合地板改造的底板上的,为了保证强度,用502浇灌螺孔周边加强,效果杠杠好。 接楼上。 ![]() 安装顶板前,还得安装好天线。这是用不知道哪里得来的拉杆天线改的,只有FM,没弄AM天线。车机端用香蕉头做的天线插头,香蕉头插入车机天线口老合适了。这个天线在室内可以收到开车时收到的大多数电台,音质还算好。 ![]() 电源开关直接固定在顶板的一角,操作方便很多。不用老是到屁股后头去摸开关。当然,如果有合适大小的开关,弄车机面板上更好。 ![]() 扣好顶板看看效果,很不错,屁股后头撅着的天线很有感觉。 ![]() 换个俯视图看看,哈哈!现在就得考虑顶板的固定方式了。 ![]() 最初的方案是直接用个自攻钉把顶板拧到侧板上。 ![]() 然后后面也用个自攻钉把顶盖拧到侧板的后面。#p#分页标题#e# 实践证明,这个方案贼TM愚蠢,拧自攻钉的时候,各种铁屑掉的啊,小心肝扑腾扑腾的,要是掉里面不小心进入车机造成短路可咋整啊?而且,侧板和顶板结合不牢固,居然后产生共振,吱吱的响。 ![]() 继续琢磨新方案。 来点广告。这是用硬盘磁铁做的刀头和刀柄收纳装置,两把刀柄直接立在磁铁上,一堆批头也牢牢的被吸附住,不怕丢批头了。 ![]() 这是烙铁架收纳方法,嘿嘿!不在乱跑了。 ![]() 8月份改造完成的操作台,信息量略大,有可能暴露个人隐私。 ![]() 操作台的操作区,烟灰缸是必须有的。那张老照片是俺老爹的同学照,据说是班委会与老师的合影,相当于现在的领导班子成员与上级领导的合影。 ![]() 烙铁、风枪、自制锂电池充电器摆放区。那个绿瓶子是装水的,开焊前往矿渣海绵上给水。还有几个随手记东西的小本子,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啊! ![]() 继续拷机,先琢磨怎么把面板两侧下角的空隙填上。 ![]() 就是这个空隙。又是开始找材料、做方案,真烦。 ![]() 最后,用泡沫堵好空隙,胶带保护好面板。 ![]() 选来选去,还是选了乳白胶+滑石粉的腻子方案。我没有树脂啊,我没有原子灰啊,我只能采用这样的廉价方案了。后来想想,其用实橡皮泥更好。 接上图。 ![]() 腻子填空。这种腻子干了后,不可避免的要出现龟裂、收缩的问题,要多次打腻子才能填平,但那需要时间。 ![]() 等待腻子干涸的时候,想出了外壳固定新方案。 首先利用背板上的敷铜层把螺帽直接焊在背板内侧合适位置上,动用了不锈钢助焊剂,936刀头大温度分分钟搞定。然后把顶板和侧板用螺丝或者铆钉直接固定死,这样,从背板外面直接拧固定螺丝就可以把背板、侧板、顶板都连成一体。 ![]() 看,背板上只需要拧这一对螺栓就行了。 ![]() 红圈内,比原来省了一个自攻钉。 ![]() 侧面,螺栓直接把侧板和顶板固定在一起。 ![]() 另一侧的样子。顶板的折边是自己弄的,很丑。 ![]() 腻子干透了 ![]() 干缩严重,龟裂也很多。那就再来一层腻子。 ![]() 然而还是不行。那就算了吧,就这样吧,就算是特意弄的龟裂效果。 ![]() 本来是想找块黑色的材料贴到腻子上面,但实在是手头没有合适的材料,也懒得跑装潢材料市场,干脆涂一层黑色指甲油蒙事儿。 ![]() 实际效果比照片要好很多。相机闪光灯下丑恶细节暴露无遗。 车机改造宣告暂时结束。 ![]() 广告。 翻找材料过程中找到这个老货,转换插头,质量很好,拆开看看。 ![]() 各种铜材,铆接,厚度足够,至少得10年了吧,还是光闪闪。飞利浦,你有话说不? ![]() 酚醛电木的外壳足够厚,看上去很放心的样子。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