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面是风扇的参数规格。 ![]() 风扇采用9扇叶设计,半透明材质能够将RGB灯效发挥到极致。 ![]() 风扇采用液压轴承,具有高寿命、低噪音等特点。 ![]() 之前RTX3080刚出来时,专家建议上850W电源,考虑到RTX3070的功耗有所降低,所以这次选择了700W的长城 V7金牌。 长城 V7电源外包装采用金色底色,辅以黑色文字,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款金牌电源。 ![]() 电源附件一览。 ![]() 电源采用短机身设计,配以12cm静音风扇。内部采用台系主电容+固态电容,品质和稳定性有所保证。 ![]() 电源铭牌一览,可以看出该电源通过80PLUS金牌认证,采用单路12V设计,12V输出功率高达699.6W。 ![]() 电源采用全模组设计,配合模组线,方便玩家走线。 ![]() 电源支持100-240V宽幅电压,并配备了独立的AC开关。 ![]() 机箱选用了火鸟 BitFenix 炫光战神钢网版,之前用过非钢网版的,其白色简约的外观、大气合理的结构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而这次选择的钢网版不仅继承了原版的所有优点,而且散热效果更强。 机箱采用牛皮纸盒外包装,简约环保。 ![]() 和散热器一样,机箱也有规格表,可以看出,其显卡限长340mm,散热器限高160mm(但实际上是能装下长城盖世G600的)。 ![]() 说实话,乍一看到机箱的真身,还是颇有种惊艳的感觉,毕竟现在很少见这种极致简约的风格了。 机箱采用4mm钢化玻璃侧透设计,可完美的将内部配件展示出来。 ![]() 前脸的钢网特写。 ![]() 顶部支持2x120风扇或1x240水冷,标配带网孔的防尘网,另外附件里还有个封闭式的防尘网,大家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用。 ![]() I/O接口一览,木有TYPE C略显遗憾。 ![]() 尾部一览,可以看出机箱采用了典型的电源下置式结构。 ![]() 内部结构,机箱内部看上去较为紧凑,但其容纳能力并不小,最大能装下E-ATX主板,并且提供大量风扇位,对水冷的支持也不错,其中前部最大可支持到360水冷。 ![]() 机箱的背线空间十分宽裕,并标配了一个RGB控制器,该控制器附带2个5V ARGB接口,1个12V RGB接口,并且这些接口支持华硕等主板厂家的灯控技术。 ![]() 三、装机秀 首先拆下前面板钢网(钢网采用磁吸式设计,从底部一拉就开了),安装三枚RGB风扇。 ![]() 略过过程,直接看成品。 ![]() 背线也理好了。 ![]() 盖好钢化玻璃侧板,效果还是不错的。 ![]() 来一波灯光秀,整体效果。 ![]() 正面灯效。 ![]() CPU散热器灯效。 ![]() 内存灯效。 ![]() 显卡灯效。 ![]() 另外,利用全新影驰魔盘XTREME TUNER软件软件可自定义灯效模式,能够实现各种个性化玩法。 ![]() 来个动图展示一下。 ![]() 四、性能测试 CPU、主板、内存信息。 ![]() CPU、内存性能测试,在3600MHz内存的加持下,12核的3900XT还是比较生猛的。 ![]() 视频转码测试,开启硬件加速功能可大大提高转码速度,尤其是RTX系列显卡的加成非常大。 ![]() 图形性能测试。先看看GPU-Z截图,可以看出,RTX3070的规格比RTX3080有所降低,但幅度不算太大。 ![]() 3Dmark FireStrike Ultra和3Dmark Time Spy Extreme二连,从这两项成绩来看,RTX3070拥有RTX3080 80%以上的性能。 ![]() 光线追踪和DLSS测试,RTX3070的表现也很稳。 ![]() 游戏测试,直接上汇总图吧,另外,为了便于大家有所参考,拉出RTX2070S来进行一番对比。 可以看出,RTX3070相对RTX2070S的提升还是非常明显的,而且随着分辨率的增大,领先幅度也加大。 至于1440P和1080P分辨率,RTX3070表示毫无压力,尤其是在吃鸡和彩虹六号中,其1080P下的帧率超过了200FPS,这说明该显卡完全可以带的动200刷新率的显示器,这无疑是电竞玩家的福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