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音器材除放大器和音箱外均是手边现成的东西:一台KENWOOD DP49 CD机、一对FostexFE103E音箱、TARALABS的PRISM 8信号线、OSONIC 2x504散线加Y形插DIY的音箱线、一条德国仪器电源线加上6P6P推挽机就组成了G君的”音响系统”.这种系统配置显然不十分合理,尤其是信号线和喇叭线,今后再慢慢调整更换吧. ![]() 当这套简洁廉价的系统经过一周(5x10小时)的Run in后再开声,它的纤美细致的中高频己能令人好感,整体音色呈纯净透明,加上信噪比较高,有如一片睛朗的天空(有王婆卖瓜之嫌,见笑).但低频仍下潜不足而且生硬,显得与中高频”脱节”.我估计是这只100mm口径的全频单元的特性限制吧.口径太小,箱子2m长的背负号角也无能为力.看来是凡针没有两头利呀.通过不断摆位试验,在音箱距前墙为1.2m,间距在1.7-1.8m时获得了相对平衡的音色.它的声场再生能力不错(这和单元及6P6P出色的中高频有关),纵深感很好.相对它一千余元的价格,物有所值. 播放海顿的弦乐四重奏及莫扎特的单簧管余音袅袅,听卡雷拉斯的咏叹调、比才的卡门豪气冲天、热情奔放,李娜、蔡琴亦可令人陶醉,但在重播低频较多的大型作品如李斯特的匈牙利狂想曲、斯美塔那的我的祖国、夜深沉时还是有些力不从心,音场收缩.这应是放大器驱动力不足及单元尺寸之天限所至吧. 既然6V6有高山流水之雅号,古琴及筝岂可不试?遂试放了《响韵》中的筝独奏《高山流水》及《雨果发烧碟》中的《古琴断弦效果》这些片断(因家中领导不喜民乐,这类软件偏少)以及一些西班牙古典吉它曲,这些乐器放音并不追求高声压,而在于重播的韵味.这对6V6这类力道偏小但细致的胆管非常合适,按重播的音效,6V6的确不辱其名号.将这类弹拨乐器演奏时的钩弹揉滑等指法表现得淋漓尽致,尤其对弹拔乐特有的泛音和韧劲表现不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