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用了材料与工具。![]() ![]() ![]() ![]() ![]() ![]() ![]() ![]() ![]()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一个厚4MM的不锈钢管打了个洞,钻头也同归于尽了! ![]() ![]() 新的铝合金与不锈钢盆架雏形,铝合金5MM厚,不锈钢4MM厚。 一个星期可能完不成了,我要尽量把它们做好。 ![]() ![]() 进度。。。 功率小,灵敏度高。 ![]() ![]() ![]() 这个单元的直流电阻是2.5欧姆,阻抗估计3.5欧姆左右 ![]() ![]() 这是我目前的工具所能办到的了 若用数控机床可以做到很专业的外观,但很贵,真想自已有一台数控机床或是更高级的加工中心!想搞什么就搞什么,太贵了!! 多处挂彩!我的心血啊! ![]() ![]() ![]() ![]() ![]() ![]() ![]() ![]() 各位帮看看这样好不好看? ![]() 重活差不多都干完了,接下来要干细活了,针线活,这一步是直接影响音质的。得特别小心,一丝一毫都不能马虎,得屏着气工作了。 因一对单元被上海的发烧友带了过去,这两天赶做了一对简化版的,声音是一样的,同时也是试验:用很细很韧的线来拉住盆,然后放大动态,再把音量开大。。。昨天与他联系,他正把单元上障板,然后测试,再上网公布。他当天听了对我说:LOWTHER的中高频也不过如此了,但愿如此。 ![]() ![]() 用很细的沙纸对盆的里里外外细心的打磨,把毛糙的东西都磨掉,重量从17.4克降到了17.0克,花了不少时间,但很值!我相信高频的表现一定会更好! ![]() ![]() 发动机上架了 ![]() 这几天终于把工作忙的差不多了,明天应该可以安心做喇叭了,哈哈 ![]() 这些磁体有些适合做全频,有些适合做低音。 ![]() 今天真搞笑:琢磨了一下午终于把六根不锈钢丝给弄了上去,得意的看着盆架,突然发现盆架有点象结它,用手拨动,居然可以“都然迷”,靠!失败!立马就把不锈钢丝给拆了,盆架上留下了六个洞!失败乃成功之母! ![]() 纯棉的吸音柱(还没完成),搞得我眼都花了。 ![]() ![]() ![]() 花了两天才完成一个的纯棉吸音柱,好料啊!使用了类似消音室的构造,吸音面积非常可观,可大大降低腔室效应,使声音更纯净无瑕。 ![]() ![]() 盆太深了,有腔室效应,听感上中高频较突出,所以得这么搞。 ![]() 中高频不刺耳,象丝一般顺滑,听久了耳朵也不会累,就是量多了点。 ![]() 进入最后组装阶段。。。给盆安个防尘帽还是有必要的,重0.3克. #p#分页标题#e# ![]() ![]() 为了使这个喇叭能上障板,我给它加了8个耳朵,每个耳朵还要打孔,最后还要做折边。全部装在一起后还要做折边,就可以上障板了 ![]() ![]() 用胶粘在了一起,等干透了再固定振膜,做折边。现在就可以发声了,但振膜没固定前只能朝天放音乐。就快完成了! ![]() 因振膜的设计缺陷,只能用这个办法来做折边了,每个单元用了64片极薄的软性塑料,刚才裸听,效果很棒。 ![]() ![]() ![]() ![]() 再贴几张,今晚试听了。。。 ![]() 今天要补一百多个洞! ![]() ![]() ![]() ![]() ![]() 单元已基本完成了,边摸边走,走得很慢,但累积了很多经验教训,为下一个更完美的版本打下了基础。接下来将把单元上障板,好好享受几天再寄出。 ![]() 上障板听了一晚,中高频不再有过多的感觉,低频出来了,很有气势,不错。 ![]() 感觉灵敏度挺高的,毕竟是大尺寸,实际的尺寸应该是13寸左右,但由于盆较深,振动面积可以达到一般的15寸,功率不大的,不会过5W的。个人听感声音是好的,高频细腻,小提琴的声音到细微的时侯可以象一根丝一样消失,《魔鬼颤音》第二曲可非常清晰的听到很细的“叮叮”声,很清脆,钢琴声音的质感很强,我邀请我老婆一起听钢琴(她平时不听的,昨晚破例听了一个多小时),低频我放了《伦敦低音大提琴》,她说象真的一样,又听了《阿姐鼓》,低频浑厚有力,但有点紧,不松。人声很棒,听了《石头的眼泪》,《酒红色的心》,《枷菲珈而--魔境》,《刘蔓--想爱》,感觉很好。我还会做一个更完美的版本,无论是声音还是外观都要更好。 今天听了一整天,两位苏州的烧友刚走,对声音的评价是细腻,清晰,骨感很好,中频还欠丰满,真实,空间感很好,当我放《伦敦低音大提琴》,他们有点意外,没有箱体能出这样的低频很不错(他们是第一次听障板),过几天还要带人来听。 ![]() ![]() 今天在朋友的帮助下,终于对单元进行了测试,测试系统要好几十万啊!太羡慕了。在消音室的感觉有点不一样,太安静了。 测试条件:1。58V 1W 1米 测试结果:平均灵敏度90。93 dB,最高:95。6dB 平均阻抗:2。7欧 非常平直 F0:75。6HZ 高频超越了20K,在20K还有90dB,低频到50HZ还有80dB,他们有点惊讶,因为它的尺寸是14寸!在3000HZ有一段明显滚降,其它的都可以,这可能就是中频单薄的原因。 他们的评价:指标很不错,到了相当的水平,至少他们厂里从来没做出过这样的喇叭。 从测试设备和环境条件,以上结果是可信的 ![]() ![]() ![]() 至少我知道了高低是好的,特别是高频,可以和LOWTHER比了,低频的量感肯定超过LOWTHER,毕竟是14寸,2000--3500HZ那段得想个办法弄上去。我听下来中高频是很好的,没有什么异样,很自然(号角形的盆可能会提升这段频率),总体的听感是声音,解晰力和森海塞尔的高级耳机HD590很接近(这付耳机的高频据厂方标的可到35K,实际我估计最多25K),我对比了很多次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