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电子音响科技diy制作网站

haoDIY_音响电子电脑科技DIY小制作发明

当前位置: 主页 > 音响DIY > 音箱DIY > 分频音箱 >

玩大喇叭,我来对小的diy制作天朗12寸同轴喇叭书架音箱(附图纸)

时间:2012-12-14 22:53来源:bbs.hifidiy.net 作者:johnpan 点击:
这对箱表现相当全面。它的解析力力奇高,瞬态很好。高音是相当的细腻,细节丰富,小提琴高音部明显能听出相当分明的层次感,弹拨乐器颗粒感强;中频不像TANNOY的家用箱那样过于肥厚,但也是非常的温暖,密度感很强
淘到一对拆自天朗CPA12的12寸同轴单元,型号K-3128,铝盆架羊毛盆。
三十年前的老单元了,盆架掉漆难免,但边和纸盆的状态相当完美

 

1.jpg

 

2.jpg

 

3.jpg


查了下资料,使用天朗K-3128(包括3128E)单元的音箱共有6款,分别是Balmoral、Cheviot Mk II、DC 316、SL45、SL65和CPA12( http://www.hilberink.nl/tannoy/jpvanson/speakers.html ),综合考虑决定仿一对SL45

 

sl_45.jpg

查厂家资料得知,SL45尺寸为580X410X267,用多层板制作,前面板厚25,其他面18,内部有加强隔板。
根据资料,绘出箱体图纸

 

12寸箱体前.jpg

 

12寸箱体后.jpg

 

12寸箱体侧.jpg

 

12寸箱体隔板.jpg

找到CPA12原箱分频器,画出分频电路图纸

 

CPA12分频.jpg

 

分频电路.jpg

在广东定做箱体,严格按原箱参数,用进口夹板,前面板25mm,其他面18mm,榫槽拼接,倒相管内装,贴樱桃木皮

 

开板

1.jpg

 

榫槽拼接

2.jpg

 

贴樱桃木皮,前面板突出3MM,这是最考验贴皮工艺的地方

3.jpg

 

倒相管内装,比较美观

4.jpg#p#分页标题#e#

 

贴皮镜相对称,喇叭单元螺丝孔背面装M6棘爪螺母

5.jpg

 

网罩仿照SL65做法,分上下两部分

6.jpg

箱体在路上了,估计还有3天就到。先秀秀装箱要使用的一些东西:

安装喇叭单元用的M6镀24K金内六角螺丝、固定分频器用的不锈钢螺丝

 

附件.jpg

高通电容。这个可是好东西,价格不菲啊,奈何容量不够,只有1.3u,并接普通品3.3u聚丙烯电容,并严格控制两声道误差。用高精度电容表测量结果,一声道为4.65u,另一声道4.66u。低通部分电容对声音影响不大,就用两只普通品10u聚丙烯电容并接,同样保证容量精确

 

电容.jpg

线材当然不可忽视。原厂箱用的是范登豪银铜线,我等穷人,玩不起那个,只好找代用品了
分频器搭棚,使用超时空单支无氧铜线,双根绞合使用
箱内接线使用德国clicktronic HC SPC 240纯银绞铜喇叭线,这线材质和结构都不错,由3股银线和4股铜线绞合而成,截面达到4平方
接线柱也不便宜,范登豪6N铜的

 

搭棚线.jpg

 

箱内线材.jpg

 

6N铜VDH接线柱

接线柱.jpg

制作分频器

裁2块中纤板,用纯铜镀铑焊线片搭棚。用含银3%焊锡焊接。电感是在佳讯厂定做。
电阻原打算使用DALE铝壳品种,奈何没找到相应阻值的,只好先用高精度水泥电阻暂代,日后再换了。
为了防止振动,所有元件都打上热熔胶
箱内线材是4平方的,范登豪接线柱尾部的孔太小,用紫铜接线片与接线柱连接。

 

1.jpg

 

2.jpg


感谢各位朋友的关注和鼓励。我只是工薪阶层,发烧二十年,虽然常在朋友和商家那里蹭高档器材听,但自己的器材很低档:DENON 815G+仿马7+EL34单端+TANNOY607。
这次要感谢胆殇兄弟的慷慨,才让我能拥有这么一对垂涎已久的单元。
从未想过能达到厂箱几成的功力。器材的制作并非单纯凭元件的堆砌就能完成的,君不见日本人曽购买了JBL全套的设备材料技术,打算生产出日本的JBL,结果却铩羽而归?
音箱制作,后期调教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TANNOY的工程师的功力不是我等能望其项背的。音响发烧,烧的是理念,是内涵。
我所能做的,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尽量把这对箱做到最好,不要暴殄天物就满足了

细节方面也不可马虎。
分频器底板下贴了几条EVA,以防止振动。
另外,找搞汽车维修的朋友要了半卷蛇胶,准备装箱的时候贴在喇叭磁钢和隔板之间。看到天朗原厂箱就是这样做的,这是天朗调音的手段之一
固定分频器板的螺丝使用不锈钢的,不是因为钱多,而是铁质螺丝导磁,对电感线圈的工作会产生影响


上午又研究了半天分频器,对那几只水泥电阻还是耿耿于怀。突然想到上次在电子市场,看到一间店门口有几个大纸箱,全是拆机的电阻电容二极管之类,不如去碰碰运气?
跑过去一看,眼睛都快掉出来了!纸箱里面全是宝贝:一箱子电阻,全是外国的货色,以光音和JRM居多,问问老板,价钱吓一跳:8块钱一斤!Y的,改天把它全部拿下!翻了半天,2.2的没找到,1Ω/7W的线绕电阻挺多。测量了20多只,阻值分毫不差:1.03Ω(NND,佩服洋鬼子产品的一致性啊)!于是先拿了10条,老板收了我一块钱 。回家立马串联起来,换下了高通部分的2.2Ω水泥电阻(焊接的时候注意文字方向,据说对声音有影响,据说,据说而已,表打我)。#p#分页标题#e#

 

1.jpg

 

3.jpg


要说这箱体的包装,那还真不是盖的:恐怖的一个木箱,钉子用了N多,更恐怖的是,板子之间居然上了胶!拆的时候颇费了些力气

 

4.jpg

 

6.jpg


装箱用的东西早已准备好,先上张全家福:
电钻这种恐怖的东西就不要摆出来看了,以免吓坏小朋友。右下角是EVA和蛇胶。有什么用?等会自见分晓

 

8.jpg


先处理分频器:
一:底板下面贴几条EVA,干什么?防振!
二:线材全裹上EVA,干什么?还是防振!

 

9.jpg

 

哦,你问这个在贴EVA的是谁?嘿嘿,我啦!

10.jpg

装好接线柱先

 

11.jpg


嗯,这是老陈,在装分频器

 

12.jpg

还是分频器

 

13.jpg

嗯,天气再热,也还是得盖上棉被

 

14.jpg

喇叭就位!
嗯,喇叭安装螺丝孔开得有D偏差,用电钻处理,颇花了几分钟
PS:得出一个经验,以后D箱,螺丝孔还是箱体回来之后自己开好了。偷点小懒反而有可能造成麻烦

 

16.jpg

箱体安装完成,拍张PP
(注意那对脚架,相信大家都很熟悉

17.jpg

 

嘿嘿,正面的也来张,视觉效果还不错吧?

 

18.jpg#p#分页标题#e#


这对箱表现相当全面。它的解析力力奇高,瞬态很好。高音是相当的细腻,细节丰富,小提琴高音部明显能听出相当分明的层次感,弹拨乐器颗粒感强;中频不像TANNOY的家用箱那样过于肥厚,但也是非常的温暖,密度感很强。低音量感足,但是不会显得过重和过冲,而是非常宽松厚实,弹性十足。总体试听三段非常平衡。更难得的是声场相当宏大,定位感很强。乐器的位置和高度相当准确,听人声能让人忽略音箱的存在。
总的一句话:相当成功!而且是一次成功!在试听过程中也曾接TANNOY607,感觉是不忍卒听了。。。差距太大(当然,这种比较很残酷,毕竟它们是相差N个档次的东西)
体会:业余D箱,在使用名厂单元时,如果能找到原厂的参数,最好不要随意改变。严格按照原厂箱数据来制作(包括所用板材、工艺,甚至吸音棉的多少等等)可以保证少走弯路,而且能达到最好的效果


箱子完成快一年了,听得久了,毛病也就出来了。总的一个字:干!来家里听过的烧友也不少,都有同样的感觉:每个人都对它低频的弹跳力饱满度,中频的细致度,高频的分析力印象深刻,但久听之下,便感觉声音硬,大音量下高频压耳朵,乐器比例不对。一句话:惊艳,但不耐听。

    于是耐下性子找原因,先怀疑是线材问题,换了几套,依旧!再怀疑功放不对脾胃,换了几台,依旧!最后只能归结到听音环境了。。。无奈!房价这么高,难道要我换房?

    还是不甘心,于是边听边分析,会不会是分频器有问题?不至于啊,复刻的原箱分频器。。。。。。思来想去,最后恍然大悟:SL45是录音室监听箱,第一,使用环境不同:录音室是封闭的小空间,近距离听音,换成大空间远距离听音当然会出问题;第二,声音取向不同:监听箱要求忠实再现,重点考虑的不是好不好听,干是它的特色。。。

    原因找到了,解决的办法是:换分频,换成TANNOY12寸家用同轴箱的分频!

    根据喇叭特性,最终选择了TANNOY红12的分频电路:




天朗红12 分频.gif

 





        看到这电路,突然想起15年前玩TANNOY609的经历:当年那对箱到手的时候,习惯性的拆开,看喇叭,看箱体结构,看分频,一看之下愤愤不平:这么贵的箱子,分频器居然只给我两只元件!心理极度不平衡,于是,调动平生所学来设计分频器,换好之后信心满满,自以为音质一定会连跳数级。谁知一开声,惨!居然平淡如白开水,韵味全无!如此调整来调整去,最后乖乖复原。。。后来接触了不少玩过609的老烧,都跟我走过同样的路(发烧友手贱啊),交流之下,不由得不佩服天朗工程师的功力:在单元素质过硬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喇叭本身的频率滚降。正应了一句话:simple is best!

    如今又看到了这类似的电路,不由信心又回来了:红12不也就是这种理念?箱子现在的问题是中频薄,声音干硬,这种低音直通,高音简单分频的做法不正好弥补了这个缺陷?

    立马动手。分频器的制作前面已经说过,略去一万字。。。。。。

    搭好分频再次开声,嗯。。。不一样了,中频厚了,声音细致了,低频也强劲了,乐器的比例正确了,最令人不解的是,居然灵敏度也大幅度提高了。放上一曲维瓦尔第,音乐充满了整个屋子,整个人都包围在天籁之中。。。。。。

    嗯!天清气朗,这才是天朗!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20)
60.6%
踩一下
(13)
39.4%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