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帖之前先来个全家福![]() ![]() 简介: 说到下载机相信大家都会第一时间想到哪些淘宝上的下载机、带USB的路由器、HTPC、离子平台、MiniITX供电的主板、P3板、Atom版、UMPC、二手笔记本等等。 这么多下载机器,该选哪个好呢? 最后我选用了瘦客户机,一个一般大众都很少接触的机器。 选择原因有以下这些: 1.节省空间:相对于自组的P3板、HTPC等要节约不少摆放空间。 2.价钱便宜:相对于MiniITX板、离子平台等机器要便宜不少。这个瘦客户机我主机+改装才400左右。当然,分钱分货。瘦客户机自然是无法播放高清电影了。有钱自然是买前者了。 3.功能全面:相对于USB路由、下载机等,瘦客户机功能比他们强大了不少。因为USB路由和下载机都是用Linux平台,而且硬件体质差,导致P2P协议下载资源比正常电脑上少。另外,有时候下载网盘等的东西,用路由和下载机都不行了。 4.节约用电:这点就不用多说了。我自己实测。瘦客户机的功率在15-17W之间,这个数据已经包括在100%负载环境下的结果。 于是我便购入了一个二手瘦客户机。打算用来专门下载东西用的。对瘦客户机一知半解的我,弄了好几天才摸到了一些门道。之后一直安安稳稳地用了一个多月,终于有一天,发觉板载网卡因为过热移位了。于是下了狠心,决定大改造,哈哈。 发挥我们DIY论坛“生命在于折腾”的精神! 在后来近半月时间。从找机箱、电源,到通风、外观设计,再到打磨、切割、制作、上色。成品终于出来了。 真是有不少成就感啊~~~这是我第一次DIY作品,欢迎各位拍砖! HP开机+PC、手机远程控制视频 懒得问老爸拿DV了。直接就用工人舍的自带WebCam录像算了。呵呵。 视频录制了开机视频、硬件信息、远程控制等。里面用的手机是Samsung I900。 或许会有人问工人舍的功率是多少。实际上我测量过时20W左右。当然,如果要+上3.5寸硬盘就要上30多W了。 废话少说,正式开始 先看一下瘦客户机的外观图,因为改造前都没打算照相发贴,所以这些都是在网上搜到的图片,都带水印,懒得搞了,哈哈。 方便大家对瘦客户机有一个更形象的认识。 瘦客户机就这么大 ![]() 电源就是这种 ![]() ![]() ![]() ![]() ![]() 再看看背面板说明 ![]() 1. RJ-45(网线接口) 2. 安全锁 3. 并行连接器 4. USB 连接器 5. 音频连接器,麦克风输入/线路输出 6. PS/2 连接器 7. DC 电源输入 8. 视频连接器 9. 串行连接器 劏机图 ![]() 这块板子一目了然,只有巴掌大小 ![]() ![]() ![]() 44Pin的针头IDE接口 ![]() ![]() 电子盘 ![]() ![]() ![]() 主板电子 ![]() 笔记本内存 ![]() 详细配置: 惠普瘦客户机 T5710 处理器:Transmeta Efficeon 1.2 GHz 内存:512 MB DDR SDRAM 硬盘:512M 电子盘 电源:12V 2.0A DC OUTPUT 显卡:ATI Radeon 7000M 16MB 独立显存 网卡:板载 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XP Embedded SP2 补充一下 原配系统安装后只占200多Mb,其中省略了很多服务和文件,所以兼容性很差。这个系统只支持512Mb硬盘,装在其他大小硬盘上会提示无法验证的正版限制。 入手价格:大概300多大洋吧,我也忘了 改造经历: (这前面大部分是对瘦客户机的软件、硬件改造和改箱原因。不想看朋友的可以略过) 一看配置,各位一定会认为这机器完全没有发挥的空间,硬盘才那么512Mb小,用来载载东西也都凑合吧。 但是天生喜欢胡搞的我却不甘心,非要把这瘦客户机压榨得干干净净不可,拼了~~~! 凑合着 当初买回来。只打算用来下载用的。所以就直接外挂移动硬盘,借助云端软件平台,解决了软件安装空间不足问题,绝大部分下载软件都能用,能用则用吧。 换系统 后来越用原配系统,就越发觉很多软件都不兼容,于是决定“休妻再娶”,转向研究安装完整版系统。把电子硬盘换了个大点的,安装完整版XP。 不过,天意弄人,装了很多次XPSP3。每次不是引导失败,就是停在了Windows XP 开机画面上面,又或者直接蓝屏。 就是怎么也找不到原因,真的被彻底打败了。 正在我想放弃的时候突然灵机一动——移动系统 接着在电驴上面找到了一个USBXP制作教程和Ghost镜像。 一试之下终于成功了,那我就直接上了一个3.5寸的台机1.5T硬盘,接上USB,PT挂种子不用愁啦。 就这样,弄是弄好了,也用了好一段时间。 三红门 不过,好景不长,由于这段时期是夏天,这部机器就巴掌大小,用的是被动散热,我一般都竖着塞在了台机旁边,够省位置啊。 终于有一天“瘦身兄”扛不住了,网卡因为过热移位了。 可能是移位不严重吧,网卡也是一会行、一会不行,这都得看“瘦身兄”的“心情”吧。 谁叫我之前这样虐待“瘦身兄”呢。呵呵。 突然想起家里的一台Xbox360了。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三红?好在我现在用的是双65版。 言归正传,网卡“三红”后我就买了一个USB网卡了。总不能整天看“瘦身兄”脸色做人,对吧? 精简架构 经过“三红门”后,换上新网卡,机器又能用了。 大体审视了一下现在“瘦身兄”的工作环境: 3.5硬盘接一个电源,瘦客户机接一个电源,再加上机器上面接了usb网卡、网线,usb键鼠,usb硬盘,有时候会接一下USB声卡听听歌,那感觉就像一团乱糟糟的内脏肠子,碍眼得很,而且USB口才四个不够用啊。再之搬动也不方便。 还是西简化一下架构吧。 思考之下,发觉现在是外挂硬盘运行USB XP,这样的话何不直连接主板呢? 如果接主板的话那就需要转换卡和硬盘供电了。 于是我从淘宝上弄了一张44PinIDE 转Sata 硬盘的转换卡,一个12V 5V 2A的4Pin输出电源。 用4Pin电源的话就可以一石三鸟了。硬盘、风扇、瘦客户机三大供电,一个电源搞掂。 机器简化搞好了。 ————————————————华丽的分割线———————————————— 这里就是精华了~~~哈哈 接着就是机箱定制和改造了。 从上面机器图可知。要把3.5寸硬盘弄进原机盒是没可能的了。所以得弄个大点的机箱,把线都藏在机箱内部。这样不会显得线材凌乱了。而且也可以把3.5寸硬盘整合进去了。 在家里翻了一遍。最后找到了一个吃完了的蛋卷盒子。测量了一下,Size刚刚好。哈哈,天助我也。 ![]() 材料找到了。接着我想了好几天,终于定下机箱的大体设计方向了。于是就用软件起草了一个贴图和3D模型图。 贴图 ![]() 效果模型 ![]() 草图缘故,没做精细,没渲染,略显粗糙,各位见笑了。 接着就按照我心中的设计图去做了。 一步一步来。 ![]() 先把饼罐开个口子 ![]() 正面这个缺口是设计失误 本来打算是把风扇用旋转方式,装在盖口上的。 这样可以免去开螺丝孔工序,后来考虑到热循环不行,放弃了这个想法。败笔啊。 ![]() 这个才是真正的风扇位 我用电磨在上面切开了一个大窟窿。再用自攻螺丝做钻了固定孔。 喷漆前当然需要先去掉底漆了。这个烂箱子用磨砂纸足足磨了我两个下午。手都酸了。 中间的那个铁网在这里先卖个关子。自有妙用,呵呵~! ![]() 这个是原装盖子。不错吧。哈哈。 ![]() 刚上漆 因为没什么喷漆经验。胡乱用一些透明胶做遮罩,喷了两层:黑底、黄面 “麻风面”是因为本来想用暖炉做烤漆,但是因为喷涂太厚,烤漆时温度又太高导致的。又一败笔。哎~~既然都这样了,也懒得重喷,那 就直接做旧吧。反正缺陷也是一种美啊。 上网找了一些军事模型资料。发现原来铅笔可以做出“掉漆”和“硝烟”效果,于是就“化腐朽为沧桑”吧。 沧桑图 ![]() 先涂上铅笔,在用手指涂抹。特别是一些边角位。这些都是容易掉漆的地方。 盖子做好了。接着就是箱体。 迷彩试样图 ![]() 这张是在月饼盖胡乱用一些颜色,试一下迷彩喷涂效果的。效果不错。 但是…… #p#分页标题#e# 由于上面机箱盖喷涂失败经验,再看看上面看机箱效果图。 这么多颜色,这么复杂的图案。很容易出错。 如果真的一层层喷的话,真不知道~何年何月~~~得偿所愿~~~啊~~~~ 我可没那时间去折腾啊~~~ 毕竟这不是做静态模型。况且这机箱还会经常移动。磕磕碰碰在所难免。 真如这般做法,到时候搞个小小掉漆,那还不心疼死我? 还是另谋它法吧。 终于我从“贴图”得到启发。 不喷的话,可以贴啊~~~! 对于我这个缺乏艺术细胞的人来说,这么复杂的图案就完全没问题了。 几经波折,终于找到一家平面广告公司是有做喷画的了。 花了我20个大洋搞了一幅喷画回来。 ![]() 价值20大洋的喷画 对比在电脑上看的色调有点偏差。打印出来偏淡偏绿了。 其实这样的话,算起来比喷漆,更省时、省力、更省钱。 用普通喷漆的话起码10个大洋一罐,我算它三个色,也就30大洋了。 用模型漆的话,虽然可以调色。但先不算调色麻烦,单单这么大面积,都不知都要用多少瓶油性漆了。模型漆随便都几十大洋一瓶啊。 另外还要算上你做遮罩层的费用。 其实遮罩层也可以在广告公司里面搞到。这个我也是在搞喷画是问老板才知道的。你只需叫他们用激光切割机,做轮廓切割贴纸就行了。 当然了,我现在用喷画直贴的话,无论是色泽或者材质都没有喷漆这样好了。而且粘起来还会有气泡。特别是贴一些不规则的东西。 接着就是切割喷画和“植皮手术”。 这东西一下午就搞好了。 看效果~~~ “整容”后 ![]() ![]() ![]() 效果还算令人满意。不过因为箱体不规则的缘故,黏贴起来无法避免出现气泡。 接着就是设计散热通道了。看下图说明: ![]() 从主板的散热鳍片走向可推断,散热孔开口的方向。 因为我的原设计是军事主题。当然弹孔是必不可少的了。 弹孔的作用不单只是装饰,而且也是散热孔。 我在网上找了一些弹孔素材做参考。 ![]() 弹孔试样图 ![]() 这张是随便做的效果试验,顺便练习一下做弹孔,感觉还可以。 接着我又用了两个下午去做弹孔。用手电磨把弹孔一个一个钻出来。还要搞一些边缘刮痕。 弹孔制作后 ![]() 机箱左右两侧都做了弹孔,装上主板,大家对散热方向了解会更清晰 ![]() ![]() 做好散热设计后,就万事俱备,只欠装机了。 先来个全家福 ![]() 图中可以看到。一个4Pin输出电源,分别给主板、硬盘、风扇各自供电。 另外各位也可以看到我用转换卡把44Pin IDE 接口转换成了SATA接口。 麻烦的步骤终于搞定了。哈哈。 再上成品图 ![]() 电源线从背面板引出来 ![]() 上面提到那个龙门架形状的“铁网”,这里估计大家能猜到几分了吧? 没错,这个铁网是用来架起硬盘和电源的。 之前我说过正面盖口,有个设计失误的缺口,这里正好也利用它做进气口,帮助硬盘和电源散热。 另外我又在排气口垫了一个铁网,以免风扇打手。 全部搞好后当然是接电源开机啦! 功率测量和开机图 ![]() 上图是开机后功率,即:瘦客户机+风扇+硬盘 供电状态下功率 ![]() 这张是瘦客户机关机后电源保持连接的功率图,即:硬盘+风扇 供电状态下功率。 这样折算的话。那么单单瘦客户机本身的功率只在15W左右。 这点我之前也有测试过,如果把3.5硬盘换成2.5硬盘,不加风扇的话就是15W左右的功率。这里就不拍照了。 ![]() 这张是开机图。HP invent(惠普发明啊!) 折腾了这么久,终于搞好,兴奋之余,桌面也懒得去收拾了。哈哈。 彻底完工了。 这里就回顾总结一下,对比一下改造前、改造后、3D效果、实际效果图吧。 改造前后对比 ![]() 改造前后对比,机箱大了不少。原因是机箱内包了硬盘、电源、风扇等东西。 效果图和实际图对比(额外做了个散热系统说明) ![]() ![]() 这里看出,喷画比例没调整到最好。 3D模型中的比例太小,感觉眼花缭乱。实际机箱贴图的比例却大了点,不过还可接受。如果再大点的话,就感觉不出迷彩的轮廓了。 软改USB XP 有人问我怎么装USB XP。这里我就发一下教程的地址,也懒得转帖了。 里面已经包括一个现成的Ghost镜像。 我也是在里面按照教程制作的。很简单。如果想做Ghost镜像的话就要改一下步骤。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