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
直热三极管单端+全频,是被很多前辈和烧友认可的较理想配置,看着自己还没调完的
做耳放时,考虑到HD650所需的功率很小,并不需要
我的实做线路如下:
2A3这部分没什么特殊,都是按250V屏压、-45V栅负压、2.5K输出阻抗、3.5W输出功率等标准参数来设计的, 12AX7和12AU7的B+ 退耦电阻用得比较小,是考虑让12AX7有相对较高的B+供电,查看12AX7的DATASHEET可以发现,12AX7作共阴放大时,B+供电越高,线路的失真度越小,从名机MATISSE前级也可以看到这一点,它的12AX7的B+用到了420V,屏极电阻用到250K,这时的失真约1.1%,如果换成B+200V,屏极电阻100K,失真会加大到约3.9%,这一点是与12AX7高μ管的特性相关的。线路中12AU7与12AX7是直耦的,12AU7的阴极被垫高到180V左右,此时12AU7的灯丝、阴极的压差已到管子的许用极限,所以电源部分的滤波电容的泄放电阻设计成两只串联,取60V左右的电压加在12AX7、12AU7的灯丝平衡电位器的中点上,将其灯丝、阴极的压差降到120V左右。 这幅图是用EWB软件仿真时的情况,用这个软件主要是为了看看线路有没有大毛病,各处的工作点有没有大偏差,免得路走得太弯。 这是在CAD中画的整机布置图和一些机内走线,翻来覆去画过很多版,俺是吃这碗饭的,所以习惯这种二维的三视图,排过之后再实做时会清楚明了一些。
那边一排瓷壳的大功率电阻是用来串联降低灯丝电压的,订灯丝牛时团长忘了我交待的初级要加一个240V抽头。我家的市电一直在245-250V左右,没办法,只好加电阻。用焊片的好处是如果这机子搬到别的市电环境用时,更换这些小阻值电阻、或者直接短路掉就行了。
机脚是用实木象棋做的。 至于用料,这个要看个人喜好了以及实际情况了,我想TCC、JENSEN、WE肯定不错,但要是老想着它们,我手里这些越积越多的昔日发烧补品何时还有出头之日呢?
机脚是用实木象棋做的。 至于用料,这个要看个人喜好了以及实际情况了,我想TCC、JENSEN、WE肯定不错,但要是老想着它们,我手里这些越积越多的昔日发烧补品何时还有出头之日呢?
今天对2A3的阴极电容进行了调整,将原来的MALLORY的350μF换成ELNA cerafine BP 100μF,声音变化很大,FE108EZ箱不再显得肥乱了,声音变得比较清甜,看来原来的MALLORY一是容量偏大,二是音色也偏厚了。 另外把2A3的灯丝平衡电位器也加上了,将交流声调到最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