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把6.8uH电感拆了,原来用的是0.3mm漆包线,绕了17匝, 我计划用更粗的线,少绕几匝,尽可能有3uH左右 粗线能进一步减少铜损,而且较大的磁芯饱和电流比原来的小磁芯高 ![]() 最终用0.5mm的线绕满,测量电感量是1.7uH 虽然小于需要量,考虑大磁芯和粗线,再加上测试夹金属造成的干扰 这个电感应该可以用 ![]() 换上新电感 又准备一颗2.2nF 0603封装的陶瓷电容 不幸的是,焊接电感的时候手一抖,电感掉到地上,磁芯摔破了 变成了缺憾 ![]() 焊好电容,残缺的电感哎 原来的指示灯是蓝色和红色,我不喜欢 顺便把指示灯也换了,充电时翠绿色,放电是黄色 ![]() 改造之后再次进行测试, 5Ω 负载,输出4.62V 输入4.01V,输入侧电流1.212A 可以计算出,输入功率4。86W;输出功率4.27W 效率为87.9%左右,较没改造前,提升了约4% 还是有成效的 ![]() 而且,更重要的是,如果不通过电流表直接连接电池 线路内阻减小了,输出有了进一步提高 在0.95A左右的输出下,电压4.75V ![]() 至于电池芯的选择,原来的垃圾电池芯肯定要扔掉了 拿了一节新的松下NCR18650B 3200mAh ![]() 装上 ![]() 假负载测试,工作正常,1A长时间放电后,USB口稍有发热 ![]() 用手机试试,充电正常 ![]() 至此,垃圾充电宝改造完成,虽然不是什么精致的东西 但是这么个白来的小东西还是有一定的使用价值的 当充电器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真拿来应急一下也不是不可以 PS:对于这种单节电池的移动电源来说,考虑电池内阻及电路结构 大电流输出的效率还是远不及小电流输出,特别是电池电压降低后,效率更是直线下降 如果真想好好利用电池内的能量,还是小电流充电比较好 完,谢谢观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