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件,以及线音频放大器和输出(LINE AF AMPL & OUTPUT)组件,为本机的耳机、喇叭或线输出的远距离喇叭提供音频功率输出。
R-390A 的中频滤波器
R-390A 和 R-390 之间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在 455 KC 中频系列里应用了机械滤波器。
这种新型滤波器在很小的容器内提供出众的过滤特性。以前很多收信机例如 R-390 和 SP-600 通过一系列 L-C 滤波器完成若干通频带的选择。音频通过旧式 L-C 滤波器比机械滤波器有更好的表现,这主要是因为和机械滤波器比较,它们没有相位延迟。
新型的机械滤波器利用一系列能引起共振的小圆盘,以细线维系悬浮在滤波器的容器内。R-390A 配备了 4 个通频带分别为 2、4、8* 和 16 KC 的机械滤波器。0.1 和 1.0 KC 的窄带滤波则通过石英晶体滤波器配合 2 KC 机械滤波器完成。
(* 注:实际上所有版本的技术手册都指出,8 KC 机械滤波器的带宽规格是 11 KC)
机械滤波器的体积和花生式小九脚功率放大电子管差不多:
![]() 图 A 是机械滤波器的结构。 图 B 是普通调谐电路(Q =100,通频带 4500 Hz)与一个机械共振器(Q = 10000,通频带 45 Hz)的典型通带曲线比较。 ![]() R-390A 调谐系统的简单说明 R-390A 调谐系统是电子和机械奇妙而复杂的结合。有人以为这将会是一场噩梦,但事实证明它们配合得简直完美无瑕。机械的动作精密准确,使各级电路中的许多电感线圈在调谐过程中非常精确地同步,得到所需的电感数值。因而使收信机达到很高的灵敏度和稳定度。 请看调谐系统的简化机械图: 左下方的兆周转换旋钮(MEGACYCLE CHANGE)有 32 档。每转动一格,就通过复杂的齿轮和偏心轮传动系统带动全局,右边 6 排 6 波段线圈的 24 个高频磁芯(0.5 – 32 MHz RF SLUG RACK)、第一可变中频(FIRST VARIABLE IF SLUG RACK,17.5 – 25 MHz)的 3 个高频磁芯、第二可变中频(SECOND VARIABLE IF SLUG RACK,3 – 2 MHz)的 3 个高频磁芯等,都同步移动到正确的位置。这兆周转换旋钮还同时带动上面的 6 档高频波段开关(6 – POSITION RF BAND SWITCH)、32 档晶体振荡器开关(32 – POSITION CRYSTAL OSCILLATOR SWITCH)和左边的兆周计数器(MHz COUNTER)。 左边的千周转换旋钮(KILOCYCLE CHANGE)在转动可变频率振荡器调谐单元(VFO TUNING UNIT)的时候,同时带动千周计数器(KHz COUNTER)。 两个大调谐旋钮之间的零点调节旋钮(ZERO ADJ)在调节的时候,则同时对兆周和千周调谐系统作微调。 ![]() R-390A主要模组件在机箱内的布置 R-390A 机箱的上层: 右下角是 6 个波段的 24 个电感线圈(从右到左 6 排,是 0.5 -1、1 - 2、2 -4、4 -8、8 - 16、16 - 32 MHz)。 右上角是高频副底盘(RF SUBCHSASSIS)。右边是第二可变中频的 3 个电感线圈,左边是第一可变中频的 3 个电感线圈。 中下方是晶体振荡器副底盘(CRYSTAL OSCILLATOR SUBCHSASSIS)。方形盒子是恒温箱,里面安装着第二晶体振荡器的 15 个石英晶体。电子管下方的 6 排 24 个小孔里面是各波段的陶瓷绝缘微调电容器。 中上方紧贴后盖板的小金属盒子是天线继电器组件。 左边是中频副底盘(IF SUBCHASSIS)。中间的方形盒子是机械滤波器箱,里面有 4 个机械滤波器。 ![]() 完整的收信机在右边应该有一块铝板覆盖,铝板表面印着每个电感线圈的编号和频率。下面这张照片的最右边是一个拆下来的中频副底盘,可以看到竖立的几个机械滤波器。 ![]() R-390A 机箱的下层: 右边是音频副底盘(AF SUBCHASSIS)。 中间是可变频率振荡器副底盘(VFO SUBCHASSIS)。金黄色的圆筒就是这台收信机的心脏 - 柯林斯导磁率调谐振荡器(PTO)。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