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费斯托(FESTO)是自动化技术领域的全球领先厂商。作为惯例,Festo会在每年的愚人节前夕发布公司最新的仿生机器人。【原址:http://oszine.com/festos-fantastical-insectoid-robots-include-bionic-ants-and-butterflies/】
主要材料
:
所需工具
:
制作步骤
:
-
第1步:
2015年Festo如期而至,发布了2款最新类昆虫机器人:蚂蚁和蝴蝶。
今年Festo“仿生学习网络”项目的主题是“加入网络”,所以这2个旗舰项目均为模仿昆虫协作与交流方式的集群式小机器人。
-
第2步:
去年是一只袋鼠,在之前有海鸥、蜻蜓和水母。
-
第3步:
硬件方面,蚂蚁身体大部分是3D打印(激光烧结)。蚂蚁身体外部的电子线路也是3D打印而成。
-
第4步:
蚂蚁头部为3D立体摄像系统,触角其实是一个充电器。腿和下颚这类移动部件由20个“多晶体压电陶瓷传感器”构成,可以快速、有效移动,同时兼备占用空间小和使用寿命长的特性。
-
第5步:
蚂蚁身体下方为光学传感器(可以参考电脑鼠标),利用红外线标记地板上的移动,头部的摄像机也可以用来定位。每只蚂蚁长13.5cm,重105g。
-
第6步:
eMotion 蝴蝶
Festo过去制造过很多仿生物飞行器,但这些蝴蝶无疑属于颜值比较高的。每只都具有自主性,翅膀可调控,飞行路线可预编。
-
第7步:
-
第8步:
Festo在蝴蝶上运用的技术对于那些熟悉室内微型飞行器的人来说肯定不会陌生:为了避免蝴蝶们飞行时相撞或撞到墙,安装在飞行区域的的10具高速红外摄像头会以160帧/秒的速度连续拍摄跟踪蝴蝶。蝴蝶身上会发出红外线信号,通过红外线反射器处理后,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室内四轴飞行器。
-
第9步:
每只蝴蝶翼展可达50厘米,重量却只有32g,负载2个伺服电机可以独立驱动翅膀,一个IMU(惯性测量单元,内部装有加速器、陀螺仪和指南针),和2块微型90毫安的锂聚合物电池。
仿生蝴蝶的振翅频率为1〜2次/秒,最高速度为2.5 m/s,充电15分钟,可飞行3〜4分钟。其翅膀本身为超波碳棒结构,并覆盖更薄的弹性电容器膜。
“蝴蝶的翅膀稍许重叠,当它们上下扇动时,会产生气流,这巧妙的运用特殊的空气动力学”,Festo官方透露。
然而玩家并没有机会把玩这些仿生机器人,因为Festo从来不会出售过着些机器人,他们只是为了“基于自然模型以开发技术概念与工业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