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电子音响科技diy制作网站

haoDIY_音响电子电脑科技DIY小制作发明

当前位置: 主页 > 科技DIY > 综合制作 >

制作小发明成功的因素(2)

时间:2013-01-27 18:26来源: 作者:网络整理 点击:
开初,她们设计了一个方案:将插头的铜片弯折一下,插座孔也作两个90°弯折。但考虑到插头铜片弯折不实用。经过反复改进,最后改成:在插座上装上两道活门。一个插孔的第一道门打开的时候,去控制另一个插孔的第二

开初,她们设计了一个方案:将插头的铜片弯折一下,插座孔也作两个90°弯折。但考虑到插头铜片弯折不实用。经过反复改进,最后改成:在插座上装上两道活门。一个插孔的第一道门打开的时候,去控制另一个插孔的第二道门。这样,铁钉插进一个插孔的第一道门,因第二道门受另一个插孔的第一道门控制,所以还是打不开,这样就不会触电。只有当插头从两个插孔同时插入,两道门同时打开,插头才会跟插座上的带电铜片接触、通电。

这件作品前后改动了好几次,制作了好几个改进模型。这说明,一件小发明作品往往要经过多次的构思、试验过程。中学生科技

防触电插座

山西省太原市十一中高一学生黄贯通勇发明的防触电插座,荣获第三届全国青少年科学创造发明比赛一等奖。中学生科技

发明经过:

黄勇妈妈的同事王叔叔,是个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为了使用电烙铁方便,把电插座安在工作台的桌脚上。有一次,黄勇去他家玩,他正准备焊接电子元件。只见拿起电烙铁的插头,随手一插,可是等了好一会儿,烙铁还是不热。低头一看,原来只插进一片铜片,另一片露在外边,手一碰就有触电的可能,太危险了!黄勇平时在家摸黑插台灯的插头时,也常遇到这种情况。如果插座制成只有同时往两个孔里插,才能插下去,而单插一个孔则不能插进去,这不就可以防止触电了吗?于是,在黄勇的脑子里就产生了制作一个“防触电插座”的念头。

一个偶然的机会,锁的结构启发了他。平时锁舌一碰,就进到锁里面去了,在门外反锁上之后,屋里就打不开了。经过思考,在老师指导下,他先后设计了三个方案。他在插座上加了一个只有5毫米厚度的方形扁盒子,相当于一个“开关”,用原插座上的螺丝就可以固定在原插座上,插头先经过“开关”再进入插座。中学生科技

它的构造是这样的:插座盖是一个方形扁盒,盒内有互相垂直的两条导槽,槽内各装一块滑门,滑门上有近1/4面积是斜面,便于插片插入。滑门并由复位弹簧推向堵住插孔的位置。平时,两块滑门由互锁钢丝互相锁住,单独一个插片插下,滑门都被钢丝拌住而推不开。只有当插头的两个插片同时插入两块滑门时,钢丝不会阻碍滑块移动,两块滑门借插头两个铜片的同时挤压而脱开互锁钢丝,插头才能插入插座孔(见图18)。

制作小发明成功的因素

图18

对比这两个防触电插座,可以知道,解决一个问题并不是只有一个方案,它可以有很多个。我们在创造发明中要广开思路。中学生科技

(2)思考要突破框框、独辟蹊径。发明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是前所未有的,是不能墨守成规的。对于发明,最大的阻力是思维定势,它会使人寸步难行。因此,在思考问题时,不能先入为主,不能囚于旧框框,要敢于发现现有事物的缺点,敢于突破已有的框框。这样,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湖北省武汉市烈士路小学10岁小学生王帆发明“双尖绣花针”的过程,生动地说明不抱成见、独辟蹊径的重要。

双尖绣花针

 

自石器时代原始人使用兽骨的时候开始,直到现代,“针”的概念已在人们头脑里形成了固定的模式:一头尖,一头钝而有孔。但是,小王帆从电影里看渔民织网时,“梭子”直着穿过来,直着穿过去。他大胆设想,制成“双尖绣花针”,改变了千百年来人们绣花时,先把针尖朝上扎出来,把线拉直,又翻转手腕,……每扎一针,要翻转手腕一次,一天中工人的手腕翻来覆去要好几万次。王帆的发明突破了传统的一头尖、一头钝的针的观念和制作,走出了新路子,为减轻绣花女工的劳动强度,节约时间,提高工效,作出了贡献。怪不得第四届全国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评委会的专家们评论说:“这才是典型的发明”、“最简捷的思路,才是最好的思路”。中学生科技

(3)思考既要全面细致,又要突出重点。小发明的设计要全面周密考虑。发明虽小,但它却是一个整体。要既考虑功能,又考虑结构;既考虑整体,又考虑部件;既考虑实用,又考虑美观;既考虑使用,又考虑经济;既考虑优点,又考虑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全面细致的考虑中,还要抓住关键问题,突出重点,集中精力,把主要问题解决好。这个关键、重点问题是这项发明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中学生科技

譬如,浙江省瑞安中学周志晓发明的定位墨水瓶。通常,我们使用蘸水笔在普通墨水瓶中蘸水,往往因瓶内墨水太多而弄脏笔杆,使用十分不便。因此,解决这个缺点的关键、重点问题是:为了使墨水不弄脏笔杆,应把瓶内墨水的液面限定在适合蘸水笔使用的高度,即定位。关键问题找到了,周晓想了一个巧妙的方法,他在蘸笔瓶口插入一个塑料小筒,紧靠筒底打一个进水孔,距进水孔1厘米的上方再打一个进气定位孔。把这样的小筒插入墨水瓶后,墨水进入小筒内,液面会自动定位在和进气孔的上沿同高。它的原理是这样的:当墨水液面低于进气定位孔时,由于大气压的作用,会有空气进入进气定位孔充入瓶内的空间,从而使墨水通过进水孔流入小筒内,并自动封住进气定位孔,液面不再升高,从而达到液面定位的目的,克服了使用普通墨水瓶因墨水太多而弄脏笔杆、手指等缺点。关键问题解决了,但还要全面考虑加水问题、造型问题……等。为了使向瓶内加墨水的方便,在蘸笔口的旁边,还开了一个加墨水口,平时密闭着(如图)。他的思考是很全面、周密的。

制作小发明成功的因素

2、掌握信息 积累资料

当今,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激增的时代。什么是信息呢?简单地说,信息是具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信息的本质,指的是一种新的知识或一种新的产品诞生。随着社会的发展,时间的推移,信息所占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搞创造发明就更离不开信息了。

信息在创造发明中两个主要作用:

(1)帮助你捕捉创造发明的目标,解决创造发明中的热点。爱迪生有一句格言:“我首先查看世界需要什么,然后,努力去发明它。”这就是从信息中选择课题。了解社会需要信息是发现创造发明课题的主要思路之一。例如,有一个制帽厂,生产的草帽销路很不好。什么原因呢?经过了解,发现草帽不用时只能背在背上,很不方便,而且一经雨淋日晒就会变色,影响美观和缩短寿命。那么人们需要一种什么帽子呢?他们派出几个调查组从群众中去调查,了解到人们需要一种美观、大方、结实、方便的太阳帽。因此,他们精心研制和发明了一种“折叠式太阳帽”,这种帽子既能遮阳,又很轻便、结实,可以折叠,便于携带,而且下小雨也可以戴,深受群众欢迎。

(2)可以检验你的创造发明是不是具有新颖性。如果信息量太少,所构思的创造发明否有新颖性,就无法判断。不少青少年搞了一些小发明,但是不了解信息,他们搞出来的都是人家早就发明了的,有的在报刊上已发表的,有的还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造发明比赛中获了奖,有时已被别人申请了专利。所以他辛辛苦苦搞出来的小发明失去了新颖性。20世纪80年级初,上海一家保温瓶厂组织了厂里的技术力量,花子大量物力、财力,研制出了以镁代替银镀制瓶胆的技术。当时认为这是一项重大发明,准备申请国家专利。谁知一查资料,发现早在1929年英国有一家公司已研制出这项技术,并且取得了发明专利权。这样,这个厂花了很大代价研究出来的成果,就算不上是新发现了,所以掌握信息在创造发明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用以防止重复地搞创造发明。

怎样掌握信息和积累资料呢?掌握信息和积累资料的方法是很多的,除了学好课内知识以外,还有:

(1)  阅读课外书籍、报刊和专利文献资料;

(2)  仔细考察周围的事物;

(3)  参观科技展览会、展销会;

(4)  市场调查和考察;

(5)  经常听看广播、电影、电视等;

(6)  日常的交谈与交往;

(7)  积极参加各种类型科技讲座、科普报告会和信息发布会等。

掌握信息、积累资料要注意两个问题:

(1)应当根据创造发明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去掌握和搜集信息。搜集的内容有:国内、外公开的新技术、新发明的公布与资料,国内外专利索引,各种新发明、新产品说明书;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举办的发明展览会的有关资料、报道;全国及各省、市、自区青少年科技创造发明比赛项目的有关资料与报导;市场需求和人们的消费情况;人们对一些日用品的使用意见;发明格言,青少年发明的故事,创造发明的新方法等。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扩展思维,启迪智慧、触发发明灵感,提供创造构思。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