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DIY,不知效果如何,计划如下: 1、直径 300mm,超小遮挡(<5%) 2、全衍架结构,包括镜托,总重量轻 材料买了,马上开工。不知效果会怎样。 不是偏轴,那得多难啊。 所谓无遮挡,其实就是小遮挡,文献说 15%遮挡以下几乎看不出,我这 5%遮挡就应该算无遮挡。 镜子准备开工,已有思路,但实际中问题很多,所以在这里要多向大家学习。 主镜不是18点支撑,而是18点悬吊,我想这应该是没人做过的事。 设计初衷是制造一具媲美同口径APO的反射镜,可能性逐渐缩小,因视野难以与折射镜匹敌,所以自己起个名字:行星反射镜。 作品未成,不知构思是否成功,因此暂不敢上图。 唯一有信心的是重量,应该是绝对的轻,全碳素结构,无金属、无木质,衍架结构估计也是全新的,应该没人做过。好多问题还要请教大家,望赐教啊 今天学会上图了,上个图了,材料先 ![]() 主镜托的衍架结构图,偏心设计,蓝色是衍架管,绿色是侧支撑,红色是18点汇力后的3个受力点。 ![]()
受挫后几天没来,居然看到这么多高手指点,在下真是感激不尽! 王大师: 您真是我的知音,不用半透膜,起码在目前,不可能做到完全无遮挡,半透膜其实也算遮挡,全口径的均匀遮挡。这个半透膜结构我也想到过,只是考虑集光效率太低,25%左右,相当于口径缩小一倍,有点性价比太低,就没有去实践,而且半透膜还存在一个二次反射,看到的图像会重影,这就违背了我高对比度高清晰的初衷。PS :曾非常想用您的镜子,打听过了要等半年只能作罢,而且您最近只用K9,我期待您的硼硅或者微晶镜。 大良:什么叫大口径挡光?我还没这个概念。 errai、20040747: 你们的估计非常正确,强度问题也困扰着我,有如下问题:1、单平面上使用交叉碳棒似乎不能将固定效果完全传递到远端。2、碳纤维材料强度大,但是刚性略显不足,也就是有弹性,那个架子摆在地面,从中间扭动可出现1个多厘米的旋转位移。但是我的设计要求镜架必须是那个样子的,不能做成普通形式,所以只能想别的办法增加强度,也就是会更重。 wlbx:300mm 主镜,副镜 6厘米,遮挡是 20% ,这个遮挡指的是直径比,我的遮挡应该是 5%,遮挡效果图已经发了,看起来应该非常之小,应该小于现在所有的非偏心牛反。 mill:你猜到了我的思路,希望我们不谋而合。你所说的副镜思路是小遮挡的的3个方法之一,也可以尝试,但不是这次试验内容,我的副镜和眼睛之间的距离应该是比较中庸的。 非非:谢谢你善意的提醒,我的材料确实有所浪费,碳管一旦锯断就接不回去了。你考虑的问题是:我仍然在做偏心镜,可是我这镜子是个不折不扣的同心结构,光轴和主镜轴完全一致,只是衍架做成偏心的,一为了省材料,二为了特殊用途。 再次感谢各位关心,我会重新鼓起勇气继续做下去。 #p#分页标题#e# 下面上图,重新做的架子和镜托
![]() 镜托侧面观,各支撑点牢固而伏贴。 ![]() 衍架加固了,强度有所增强。 ![]() 12点侧支撑及环带加强 一天的空余时间看来挺多,却只能做一点点事。 上一点图吧,进展虽慢但稳步向前。 ![]() 悬吊用的扣子,全部是用碳管锯的,然后打磨成统一高度,这活最累! ![]() 主镜背后规划悬吊点。 ![]() 安上扣子,用的聚丙烯 ![]() 扣子加帽,加拉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