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本坛交换区弄了几台袖珍FM机,(点此直达当年交易帖)。前不久有矿友阿粗给我论坛短信,要分两台。私聊中,谈到这种机的音质改善问题,于是有了这篇帖子,算是抛块砖,希望引来大家昆仑白玉猛砸
(责任编辑:admin)![]() 懒,没拍整机图,此楼先传上当年卖家拍的图 ![]() ![]() ![]() ![]() ![]() ![]() 新鲜拍的几张内部图, ![]() ![]() ![]() ![]() 可见此FM机主要芯片是马来产TA8122、泰国产TDA7050,以及村田产的陶瓷滤波器,只有仅有的两只中周没标示(极可能也是村田产),只有剩下的阻容线圈应该是常见的普通元件了。基本上主要元件有一定素质了,看来此机应该是有个人自行升级潜力了... 根据多年修改各种国产电子产品的经验,大多产品都是照抄洋品牌电路的,不管高档些的收音头还是这种袖珍FM机,好多都是连去加重这种简单但又重要的电路技术参数都直接照抄脚盆标准。由于地缘,从80年代开始到本世纪初,国产模拟类电子产品大多走的脚盆国的路子,甚至当年的GB都参照脚盆国企业的标准。(而中国FM广播的去加重时间常数与脚盆是不同的,日本75μS 中国50μS)那么这个袖珍机是不是呢? ![]() TA8122的13、14是LR输出脚,去加重电容0.01 ![]() 13、14脚输出阻抗5K 根据以上PDF的参数计算,5KX0.01μF=50μS,显然这个是符合GB的50μS的。 ![]() 13、14脚在PCB背面的位置,蓝框所示 ![]() 接在13、14脚上的瓷片C17、C18即是去加重电容,容量值照不到,是0.02μ。同样接13、14脚的另两只电容C15、C16是输出到TDA7050输入端电位器的耦合电容,容量值照不到,是0.1μ(而且竟然也是瓷片)。由于音量电位器是通过耦合电容隔直的,因此可以在线测量电位器值,为10K。 故:(10KX5K)/(10K+5K)=3.33K SO: 3.33KX0.02μ≈67μS 这是一个奇怪的数值,不是中国50μS也不是日本75μS,大概这样的好处是信号不太好时可以使高频噪声小点吧,但是频响变坏了,高音损失,声音发蒙。 另外 ![]() TDA7050官方电路,本机不是22K电位器,是10K。图上没有隔直耦合电容,实际电路是0.1μ。根据1阶RC滤波公式计算,此处耦合下限频率的-3dB处竟然高达近200Hz,这个数用小机的喇叭播放还是可以的,但是如果用优质耳塞、耳机听音,太惨了,没下半身... 所以初步改善方法有了,C17、C18用0.015μ涤纶电容更换,C15、C16用1μ涤纶电容更换,完事。 另,实际这机的7050输出电容也可以参照以上方法,根据实际耳塞、耳机的阻抗进行计算后更换,以提升输出下限。 陪家人过周末,没时间找零件动烙铁。 周一下班回来找了半天,时间久了不动手库存的好东西都不知道放哪儿去了。没找到“够档次”的零件,只找到两支电脑主板上拆下来的体积大小勉强合适的固态电解820u/3V、两支铝电解10u/25V、两支0.01u独石电容。半小时拆换完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