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片式二极管的识别与使用
时间:2014-07-08 21:42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现代电子产品是以集成电路为主,但分立元器件在电路中仍然占有一席之地,即使最新的通信设备中仍使用着不少二极管、三极管。本文主要介绍片状二极管基本知识及应用指南。
本文介绍的片状二极管有:整流二极管、快速恢复二极管、肖特基二极管、开关二极管、稳压二极管、瞬态抑制二极管及发光二极管等。有关通信设备中常用的变容二极管、天线开关二极管等将另文叙述。
基本知识
1.片状二极管的型号
部分片状二极管的型号仍是沿用引线式二极管的型号,如大家熟知的整流二极管1N4001~1N4007,开关管1N4148等。另外,新型片状二极管也有自己的型号。
目前进口元器件数量较多,大部分是美、日产品,也有部分欧州生产的元器件(如SGS公司、SIEMENS公司及PHILIPS公司等),使型号较为繁杂。由于进口元器件太多,不少人都知道美国型号1N4001,而相应的中国型号2CZ85B反而鲜为人知了。
各国都有半导体分立器件型号命名标准,如美国1N打头的,日本1S打头的,我国2A~2D打头的都是二极管。但仍有不少是由工厂自己来命名(厂标)。例如,1N4001~1N4007系列,不同的生产厂却有不同的型号,如SM4001~SM4007、GS1A~GS1K、S1A~S1M及M1~M7等等。这种不标准的型号出现在电路中时,给分析电路及维修带来很多困难。
2.封装
片状二极管有多种封装形式,主要可分成三种:二引线型、圆性型(玻封或塑封)和小型塑封型(SOT-23及SOT-89)。典型的封装及小型塑封型内部结构如表1及表2所示。表1、表2仅仅是部分应用较多的封装与内部结构,而不是全部。近年来,又开发出SC-70封装的二极管(2.0mm×1.25mm)新产品。
二引线型的顶面及圆桂型的圆周上有一横条标志线,它表示二极管的阴极端。各种封装有一个封装代号(见表3)。如表3中EM3是一种3引脚小型塑封型,其尺寸为1.6mm×0.8mm(相当于0603的尺寸代码)。
3.器件型号代码及色标
贴片式二极管小尺寸封装上一般不打印出型号,而打印出型号代码或色标。这种型号代码由生产工厂自定,并不统一。例如图1是二引线封装二极管,其顶面A2表示型号代码;图2的N、N20、P1分别表示三种小型塑封型的型号代码。圆柱型玻封二极管采用色标方法表示型号或采用印代码方式,分别如图3及图4所示。图3(a)用阴极的标志线,采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型号;图3(b)采用两种颜色的色环表示(粗环表示阴极端);图3(c)中第三环表示等级(用于稳压二极管)。图4的圆周上印有PH-817(是PH-5817的代码,相当于1N5817)。
需要指出的是,封装代号与型号代码是不同的,不能混淆。
应用指南
1.片状整流二极管
整流一般指的是将工频(50Hz)的交流变成脉动直流,常用的是1N4001~4007系列1A、50~1000V整流二极管(圆柱形玻封或塑封)。全波整流与桥式整流如图5所示。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贴片式稳压电源IC的识别与使用
- 下一篇:贴片式电感器的识别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