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片式稳压电源IC的识别与使用
时间:2014-07-08 21:41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随着半导体工艺技术的不断改进,特别是便携式电子产品的迅猛发展,促使贴片式电源IC有了长足的进步。贴片式电源IC绝不仅仅是封装形式的改变,而是不断地降低自身的损耗以提高效率,并与微处理器μP或微控制器μC结合组成电源管理系统以达到最大限度节能的目的。例如,采用CMOS工艺开发了微功耗、超微功耗电源IC;开发出低压差(LDO)器件,提高了线性稳压器的效率;采用同步整流技术使DC/DC变换器效率提高到97%,精度达到±(1%~2%)。贴片式电源IC封装尺寸小、外围元件少工作频率高,电源所占印制板面积很小。例如,振荡器频率从几十千赫提高到2MHz以上,使滤波元件尺寸大为减小;电荷泵式电源的频率已高达2MHz~3MHz,可采用小尺寸贴片式陶瓷电容代替铝或钽电解电容。在使用上更为灵活。例如,线性固定输出稳压器也可外接两个电阻使输出电压能由用户设定;DC/DC变换器也可由用户来设定PWM或PFM工作模式,达到在轻、重负载时都有90%以上的效率等。这种例子真是不胜枚举。新一代电源IC效率高、功能强、性能好,更加安全可靠,尺寸也更小。
本文着重介绍稳压电源的基本知识(工作原理、主要性能指标、功能)。在今年的增刊中将介绍各种较实用的贴片电源IC,可供设计、开发人员及维修人员参考、选用。
LDO的意义
“LDO”是英文Low Dropout的缩写,意为“低压差”,即(VIN-VOUT)很小。它是线性稳压IC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为此,人们已把低压差线性稳压器简称为“LDO”。要了解LDO的意义,先要了解其工作原理及转换效率。
线性稳压器是通过输出电压反馈、经误差放大器等组成的控制电路来控制调整管的管压降VDO(即压差)来达到稳压的目的,如图1所示。它的特点是:VIN必须大于VOUT;调整管工作在线性区(线性稳压器从此得名)。无论输入电压的变动或负载电流的变化引起输出电压变动时,通过反馈及控制电路,改变VDO的大小,使输出电压VOUT基本不变。
线性稳压电源的转换效率η为:
η=PL/(PL+PDO+PG)×100%
式中PL为输出功率,PL=VOUT×IO;PDO为调整管上的损耗功率,PDO=(VIN-VOUT)×IO;PG为地电流IG造成的损耗功率,PG=VIN×IG。
以老产品7805为例。已知VOUT=5V,IOmax=1.5A,IG=8mA,要求压差大于3V,即VIN≥8V。若忽略IG的损耗,则最高效率η为62.5%。若输入电压为9V时,则效率降到55%左右。
降低压差的结构
可以通过采用不同的结构来降低压差,如图2所示。图2(a)为老产品,VDO=2.5~3V;图2(b)中,VDO=1.2~1.5V;图2(c)中,VDO=0.3~0.6V;图2(d)采用MOSFET作调整管,其VDO=RDS(ON)×IO,现在RDS(ON)已能做到几十至几百毫欧,所以压差极小。另外MOSFET不需要较大的驱动电源,IG相应减小,因而效率η可以进一步提高。
如果将7805的3V压差减小到0.6V,则效率η为88%,这就是LDO的意义!
前几年,输出几百毫安的LDO可做到每输出100mA时,压差为100mV左右,而近年来,已能做到每100mA输出,其压差仅为40~50mV的水平,个别可达23mV/100mA。
关闭电源控制与电源管理
三端稳压电源IC仅有稳压功能,而新型电源IC(不管哪种类型)一般都有关闭电源控制端。在关闭电源状态时,耗电约1μA。在多个电源IC组成的电源系统中,由微处理器μP或微控制器μC控制,可实现有序地关闭一些电源IC而使部分电路停止工作,从而大大地节省电能,延长电池的寿命。
图3是一种电源管理框图。每个电源IC有一个关闭控制端SHDN————(图SD——中用表示),由μP或μC加低电平(或高电平)使电源IC关闭(或工作)。
|
- 上一篇:贴片式三极管的识别与使用
- 下一篇:贴片式二极管的识别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