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铜丝做成秋千的摆动部分。如下图,我用了6片比纽扣电池略小的钕铁硼小磁片,要求秋千摆的下端略高于药瓶加磁片的高度。 用万能胶或少许502胶把磁盘粘在摆的下端,要求摆动的过程中小磁片底部尽量接近但不能接触药瓶的顶端。 用夹子固定一根两端剥开的导线,要求是多股铜导线,这段导线裸露部分看起来是银色的,但不表示那不是铜丝,只是表面镀了锌而已。加上这段导线才能构成整个电路的通路,而且与秋千摆接触的那一端尤其重要,我们管它叫“电刷”,正是它代替了某些电子元件的作用,使电磁摆能往复摆动起来。
最终结构是这样的。摆的两端向下弯折,是为了让它在摆动的过程中不发生侧滑。接好电路,当电刷的尖端轻轻接触摆的右侧下端时,电流从电池组正极出发,经过漆包线圈、右侧支架、摆的右端,通过电刷回到电池负极。
电流通过漆包线圈时产生磁场,如果磁极方向与摆上的磁片相反的话,摆就会被推开,反之需要对调电池组的极性。保证电刷的尖端微微接触摆的右侧铜丝,就会看到:摆被磁力向后推开,与电刷分离——摆在重力的作用下回复到中间位置,与电刷接触——摆越过中心位置,被磁力推向前,与电刷分离——摆在重力作用下回复中间位置,与电刷接触,再次又越过中心位置……如此往返摆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