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电感表diy制作,精度还很好 附电线路图纸(2)
时间:2013-02-13 13:36 来源:http://www.crystalradio.cn 作者:xjw01 点击:次
通过修改程序中的这一句校准: c0 = 3.12e-9 * c2c(f); 其中3.12e-9表示谐振电容在1kHz频率下是3.12nF。 实测700uH空芯线圈,根据误差大小,调整3.12的值,重新下载,使得测量准确。 本表测量的结果实际上是等效并联电感。 4、电容容量修正 •谐振器的极限谐振频率是200kHz。 •涤纶电容随频率变大而变小,所以程序内建修正表,改正电容的容量误差。 以下是3.12nF电容的真值修正表,其中b数组是容量的修正系数 code float a[5]={100, 1000, 10000, 100000, 200000 }; //频率 code float b[5]={1.004, 1.000, 0.992, 0.975, 0.973 }; //修正量(涤纶原真修正表) •修正值改进 那个1M欧的耦合电阻,在超声波范围内并不是存阻的。当频率较高时,电阻两端的分布电容及LM393内的信号耦合是不可以忽略的。虽然是电容耦合量很小,但在密勒效应的作用下,会被成百上升倍放大,有效谐振电容变小。频率比较高时,谐振器的阻抗很小,所以反馈系数非常弱,这就造成密勒效应的影响严重,可影响2%以上,为此高频率下,有效谐振电容仅修正系数仅为0.973是不够的。 此外,LM393的延迟也会造成振荡频率变小,引起测值变大。如果谐振器高Q,则影响小。整个回路的Q值只有20左右,所以频率高时,这个影响也是不能忽略的。用排除法证明:表笔接20R电阻测量电路中的那个功率电感,结果输电感量变大了2%,并联串联关系的转换远没有2%变化,谐振电压的变化也远不足以造成2%的变化,而接电阻后谐振阻抗变低,密勒效应更大,应造成电感量测值变小才对。显然,这2%的增加是LM393引起的。 以上因素,结合起来,修正表变为 code float a[5]={100, 1000, 10000, 100000, 150000 }; //频率 code float b[5]={1.004, 1.000, 0.992, 0.960, 0.950 }; //修正量(综合修正表) •测量100uH以下的电感的改正 测量这种电感,频率大约在150kHz至200kHz 这个范围内频率变化,产生如下效果: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51单片机简易示波器
- 下一篇:diy制作微型信号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