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oDIY创好电子音响电脑科技DIY小制作发明移动版

主页 > 音响DIY > 胆机DIY > 前级DIY >

制作和田茂氏前级放大器 附电线路图纸(2)

  (6)最终的声音应是较平衡、工整、细致、大气,音乐感好的。


3.实做线路


    更正:在负反馈回路串有3μ/400V电容,图中未画出.

制作和田茂氏前级放大器 附电线路图纸(2)

 

    图2 整机线路图


    准确地说,这款线路并非开始的线路,是在校声完成后整理而成。其电源线路是参考电子管仪器稳压线路设计,并在多次装机试验中不断修改完善的。
    电源在一台放大器中的重要作用已为广大发烧友所认同和重视。有一种颇为流行的说法是:放大器实质上就是台电源调制器!端的是言简意骇,一语中的。在我的学习和实践中体会到,一个放大器及其供电电源必须做为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考虑。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声音取向确定后,某个放大线路必然只有少数几个和它最合拍电源。单独说某某线路什么声音是不够全面的,而应结合电源一并叙述。个人理解放大部分与电源结合后就处于一个相互调制、相互作用的状态,这个相互作用的"度"就决定了放大器最终的声音,窍以为是一个系统阻尼状态问题,过阻尼或欠阻尼均很难达到平衡工整的声音或达到非常个性化的声音。这一阻尼状态会在声音的回复时间等特征(瞬态、控制力、速度感及各频段速度一致性等)上直接体现出来。所以在线路结构设计、元件类别及参数选取和校声阶段均应格外注意二者之间的搭配。比如说内阻很低纹波很小线性极佳的开关电源与某些放大线路配合后就有高频过亮、过快、不耐听的问题,某些机器使用开关电源后靓声必然在其一或二者上采取了相应措施。
    按我不完整的实践,为使问题简单化,宜遵循“线路要简单,电源要精确(这样一来势必复杂)”这一设计制作前级的方针。这点与简洁至上这一原则似有矛盾。但窃以为简洁至上是一个战略方针,落实到具体制作上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由图可见:
    (1) 本机电源使用了双节CLC滤波以提高滤波效果,在扼流圈电感量和电容容量上做了相应的考虑。在以往的实践和与发烧友的交流中,感到这两个元件的品质和参数对声音的走向至关重要,它往往影响着声音的平衡,瞬态响应和速度。做为电源和电压的储能器件,必须在选取和取值上予以高度重视,比如在电感量和电容量取得较大时,声音会变得较厚,但却是一种不自然的“厚”,同时,瞬态和速度降低,声音显得较“死”。而过小时,声音又会向反方向发展。
    当然,扼流圈又分E型、C型(或双C)、干式和油浸。滤波电容又有油浸、电解、薄膜之分。它们也代表了不同的声音取向。反应到取值上也有不同的讲究。所以究竟如何取值,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2)取样放大管采用了6J9(6688,E180F),它的特点是跨导很高,达到了 17.5mA/V, 在锐截止五极管中应是最高的之一。由跨导这一参数的定义可知,跨导高的管子,取自输出电压的栅极电压变化会很“灵敏”地反映到其屏流变化上进而控制调整管的工作状态以保证输出电压的高度稳定性。当然,跨导高的管子在应用上也存在易受干扰,易自激等缺陷,这就要在线路设计上、制作工艺上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才行。同时也设计了EF86电路做为备选试验方案。
    (3)调整管准备了国产6C19和GEC A2293,这两只管子都是低内阻三极管,在稳压器上应用广泛。6C19阳极电流为105mA,A2293为120mA,6C19的阳极最大耗散功率11W,A2293为15W。整个线路结构称得上是一“标准”的胆稳压线路,在以前的电子管设备、仪器上被广泛应用。
    (4)在本机上采用“外取样”方式,即直接在放大器的B+输入端取样,这样可减少线路损耗,确保电压的精确、稳定性。此外,也在防冲击、浪涌、干扰上采取了相应电路、工艺措施。

 

4.布局


    布局有许多观点和流派,但我尚未见过有一个统一而有科学依据的理论学说及系统试验数据来支撑它们。依在下之管见,应考虑四个方面:
    (1)信号放大回路和电源供给回路的走向泾渭分明、合理。
    (2)机械重心平衡,机械振动的影响较小。应尽可能地将受振动影响最大的弱信号放大管置于振动源的中性轴(或点)或较远处。
    (3)美观,操作和安装维修方便。
    按照以上原则,本机布局如图2。
    由图可见,这次的布局遵循以下具体原则。
    (1)信号放大回路远离电源部分。
    (2)信号放大回路和电源回路线路走向流畅,无往复、交叉。
    (3)机械重心在前、后方向基本平衡,放大部分远离振源。
    致于是否美观,恐怕会有诸多的见解,在这儿就不罗嗦了。

制作和田茂氏前级放大器 附电线路图纸(2)

图3 布局示意图


    有人会问,为什么不采用分体机箱设计?许多发烧友的实践(包括在下本人)、文章和厂机都表明采用分体机箱设计可很大程度上减轻电源和放大器之间的电磁、振动干扰。也可以不受或少受一个机箱的体积限制,把各自部分(尤其是电源)做的完善一些。但按我之管见,分体设计也存在一些弊端:比如搬两个机箱不如搬一个方便,对发烧友DIY的机器,反复折腾调整是经常性的,所以,这个缺点也不容忽视。再如电源与放大部分之间的过机连线,虽然这条线只有0.5~1m长,但它的材质,屏蔽也是一个不可小瞧的问题,再加上两个机械连接的头、尾插,其接触电阻、连接可靠性,都曾令我头疼过。
    从玩机步骤上考虑,此次做的和田茂还是台试验机。故没想能机壳上过多投资。

5.减震措施


    众所周知:放大器,尤其是放大微弱信号的前级,对振动是十分敏感的。有害的振动轻者可劣化声音,造成附加音,重者会严重影响信噪比,甚至造成自激使机器不能正常工作。所以,无论是厂机还是土炮发烧友DIY的机器都在减震上采取了很多措施。
    按我实践的体会及观察,这些措施归纳起来,无非是刚或柔。或刚柔结合。
    比如,有些机器采用了厚铝,厚铜,甚至是铸铁等高刚性材料来做机箱或盘面。这应归于“刚”之列。
    又如,有些机器采用木质机箱,或用弹簧、橡胶来减震。或在机箱较空处贴皮革、毛毡、橡胶来吸收振动。这些,管见可归于“柔”之列。还有“低重心”避震法,通过布局减小震动影响等等。 (责任编辑:admin)

haoDIY创好电子 版权所有,电话微信13977534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