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以往的电子管电路的制作中,坛友们都习惯采用搭棚架构方式,不仅要从外壳做起,工期长,万一不达到预期效果,前期的“金工”前功尽弃,而且在更换元件时,由于习惯把元件脚折扣在接线耳上再焊接,往往会带来装拆麻烦。本人一向比较喜欢采用PCB搞电路制作,这样可以先省去机箱制作那段繁琐的程序,在很短的时间内,即可把电路装配完成,而且调试极为方便。
这之前,我以往是通过网购不同的PCB回来制作的,但发觉很多PCB的走线总不符合自己的要求,比如级联耦合走线与电源走线平行、或受PCB走线局限信号通道走线过长,高低电平的同相走线间隔距离不足等等。因电子管前级的供电电压较高,走线(包括地线)稍有不妥,容易在线与线引起的电容效应(寄生电荷),造成输出纹波过大或低频自激等等原因。总之,高电压供电电路设计,必须将避免以上所提及到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为设计前提。
以下将为大家介绍的是以J版的12AX7+6DJ8三电子管前级为主题设计的PCB,采用三管直列方式,由每管内部的每只三极管各自负责左、右声道的放大,因为同一管内部的管子参数的离散度比异管小很多,从而降低对管子的配对要求。不同品牌、不同年代的电子管都有着不同的电流特性,包括声音(音色)特征,猫版曾经提过,采用每级同型号管子,可通过交叉细调可获得较佳效果,这方法已被资深的烧友一致认同的。PCB的设计同时考虑到从其架构上改变元件参数、电压参数,结合PCB预留的元件位置,可以制作出采用不同型号电子管、与其电路相仿的多款前置电路。请阅图。
一、PCB样张。
这次打样回来的PCB的基板厚度是3MM的,当我想从旧板中拆些元件做测试时才觉得它太厚了!原被剪脚的元件才过焊盘一丁点。的确比平时网购的所谓3MM厚PCB要厚很多。呵呵,其实错有错着,就当加固机箱底板吧,最起码它的强度比1.2MM的铁板还要硬朗。
 

二、PCB的设计特点。
本PCB采用单面覆铜板,覆地工艺制作,电源走线尽量缩短,通过覆地层与信号源走线分割,同时通过合理(地线)分割,分级、分段与“地”总线汇合,请看色版块示意图。
三、符合本次介绍的PCB制作的电路集合及制作说明。
1、J版设计的12AX7+6DJ8三管前级电路。
2、Jaids-JP80 有三只12AX7组成的前级放大电路。
3、JRC-SP8前级放大电路。
这电路与J版的基本相似,但使用电压较高,对元件要求也高,建议朋友们制作时要相对谨慎。
4、由三只6DJ8(6922\6N11\ECC88\6H23)组成前级放大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