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70.79 KB)
2011-11-2 01:02
稳压电路内阻的计算﹕
总跨导
gmT = gm2 * A1 = 2.62mA/V * 18.0276 = 47.23mA/V
输出级内阻
Ro = 1 / gmT = 21.172Ω
降压电阻
Rs = (EB – HT)/ Ia_total = (398V – 350V)/ 21.778mA = 2.2KΩ(用 5W)
预备供应与 放大电路 的相应内阻为
RL = HT / Io = 350V / 16mA = 21.875KΩ
总阻抗
Zo = 1 /(1 / Ro + 1 / Rs + 1 / RL)= 20.95Ω
Co 通常定在 50KHz 处,即
Co = 1 / ( 2 * π * Zo * 50KHz ) = 151.94nF(用 0.15μF)
全图:
C2 的耐压值必須比 HT(350V)高或相同。
Co 和 C1 的耐压值必須比 EB(398V)高。
Co 建议加上,因可将高频干扰和二极管的开关噪音抑制。

D2 防止 V2 产生电弧而损坏。
D1 或可不加上,其可避免因输出端过载或短路,使漣波作大幅度上升而损坏稳压级。不过这一现象并不常见,因在短路时 RS 会首先被烧燬 . . . . . . 但在 Rs 烧燬前,管子便可能已报废。
这款稳压电路的工作流程如下:
漣波(升)→ Ia1(降)→ Ia2(升)= Zo(降)
当 Ia2 升高,便可将该段漣波作同步消耗掉,以维持输出的幅度。
若输出端(电源)开路的话,V2 便要承受全部功率!故在选用 6N1 时,须留意 尽量 勿超过 4mA(特性手册中的 8mA / 2)。
V2 阴极尽可能采用电阻作自偏,使电路可以作自动调节。
本电路的修正速度极快,但仍比 前饋型并联稳压 稍慢了一些。
由于 V2 的阴极电位颇高,故有必要将灯丝对地电位垫高 1/3 HT。
若用五极管(作三极接法),则 gm 更高,可使 Zo 再作进一步降低。
下图的输出功率更大,其帘栅供电是接往稳压级(Rs,470Ω 7W)之前,为五极管提供了少量 前饋,使修正的速度进一步提高。
灯丝须垫高约 90V。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