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01A前置放大器的制作汇报(2)
时间:2012-10-02 19:11 来源:hifidiy.net论坛 作者:长贵 点击:次
1、经几次改良后的PCB样张(见图) 面层 ![]() 底面 ![]() PCB采用FR4材质,双面覆铜,走线较为简洁明了,地走线采用多点汇流的星形布线方式。相机太破旧了,拍出来的东西色差太大,面目全非 ![]() 2、延时输出及输入切换电路PCB ![]() 做这转换板打样花费最高了,索性加上一小片适合ALPS27型电位器的板子 今天的工作汇报。 电阻焊接完成图。 ![]() 整板焊接完成。 ![]() 转接板焊接完成。 ![]() 优速快递用牛车拉来的机箱也到位了(广州至茂名350公里要一个星期) ![]() ![]() 装配ING........... ![]() 经两天的“奋战”,终于完成了装配工作,在试验板上移植元件真费功夫。上两张PP先睹为快。下一步可以进入测试统调步骤了。 ![]() ![]() 三、电路装配及调试要点 由于前期时间紧迫,加上年末工作也忙,把大部分的空闲时间花在机器的硬件装配上了,以致本帖文字章节上显得有点脱节,有望诸位坛友见谅。在这里就2楼图一的电路作下补充说明:大家可从图中可以看出,信号输入端有个功能跳线(J1),并可以通过拨插实现(1-2直通;2-3缓冲)功能转换。 当J1接2-3时,输入电平先通过输入缓冲级后,再接入到音量电位器,经调节后电平由主放大级放大输出。在主放大的前端加入缓冲级,目的是针对一部分线路输出负载能力较低(阻抗高)的、声音较为毛糙的音源设备,有较好的匹配以及对声音有一定的良性修饰作用。但在实际的试听中,通过发送样板制作的回馈信息中普遍都喜欢加入缓冲级听音,特别是针对近阶段录音的“口水歌”的数码声处理得比较贴切。 J1接1-2时,输入缓冲级工作缺省。相对目前多数中高端的音源设备而言,对声音处理已经相当严谨,其输出阻抗也很低,跳过缓冲级,目的的减少信号的级联环节,有效的保证声音的保真程度。 电路中元件的工作点与声音的关系 一、放大电路部分 有经验的烧友都清楚,在电路中的每一元器件的电流、电压工作点的改动,都会给声音的输出带来变化,一款电路架构确立后,后期的调试工作才是重要,只有通过合理优化才能完善。在CG-01A电路的后期校调阶段,根据多方不同的听音环境的信息反馈进行了综合统调。各级晶体管的最佳工作电流参数如下: Q101\Q102的工作电流在1.8ma~2.5ma; Q1\Q2的工作电流不如过大,在1.5ma~1.8ma; Q6\Q7的工作电流在1.8 ma ~2 ma,电流过大会影响音乐背景,导致声音毛糙,小了会影响输出动态,声音乏力; Q8\Q9的工作电流在6 ma ~7 ma,这级的电流会受第一级差分放大级的工作点影响,Q8\Q9的射极电阻允许值范围较窄,在390~430欧姆范围内为合适; Q10~Q13组成的钻石缓冲电路中的静态电流不受前面的电路影响。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DIY了一块lm4562运放前级板
- 下一篇:自制洞洞板高压分立前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