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让大家眼馋下:

再来说说主要配置:
板子是买的丁俊第三版;
大管是佛山佬那里的配的,MJL4281A/ MJL4302A;
水塘是思碧化工47000UF ;
环牛是军工厂朋友给的双36V10A环牛(确实相当牛,重达6KG)
散热器用的是11KG的铝型材,力保静流上到600MA。
制作过程太漫长,到现在手上老茧还没退,大家看图说话,看看乌鸦是咋个变凤凰的。
先来个全家福:

焊上里程碑似的第一颗电阻

双声道板子焊完

散热器420、210、70,基板厚度14毫米,导热效果很好。前后面板分别用14毫米2A12-T4硬铝合金铣削制成。仅仅机箱就重27.6KG
老烧们都知道,做台功放出好声不难,就是DIY的机箱让人头疼。在下玩音响也快20年了,木头机箱都做过好台,就因为以前条件有限。实木箱体便于加工打孔,外观看着也古典,但这都是无奈之举,木质机箱在电磁兼容、热传导、整机强度方面有非常多的弊端,玩甲类还得防止自燃;而钣金机箱存在制作精度差,容易锈蚀的问题,所以本次决定下血本造台铝制机箱,重点目标在散热和外观上面。废话少说,大家看图。
初步构思

手工打磨散热片,倒角大约R5的样子,同时去毛刺,然后用细砂纸抛光,提高手感

大概的框架结构就是这样,底板是2.5毫米厚的冷轧钢板,已经作了镀锌处理

先搭棚,把电路调通再进行下一步
先装底盘
再装发动机


自己腐刻的保护板,大家不要拍砖哈,我知道保护板做得很丑陋,嘿嘿。
其实主要是秀手上伤口,玩HIFI不仅要流汗,还会流血,只要不流泪就行。

1、机箱是在我单位下属的工厂里做的,人熟,加工费都免了,嘎嘎 。但这里要注意个问题,就是不要太依赖加工机械。我的前后面板,以及散热器上的盖板槽都是加工中心铣出来的,精度自然是没问题,但是打孔、攻丝、去毛刺、修磨这些都是我自己亲手实施的,机械加工出来的东西太过生硬,同时在装配的时候螺钉孔不容易配合太好。再一个原因就是能充分体验实施过程中的乐趣,手划破了,老茧厚了,但看着严丝合缝的机箱展现在面前,实在是一种享受。
2、散热器、上盖板的表面处理是先喷砂、再做黑化。前后面板是先喷砂(跟散热器选择同标号的细砂),然后做本色导电氧化。黑化是为了提高散热效率,喷砂是为了提高零件的表面硬度,也为了美观,使摸上去的手感一流。同时黑白搭配也比较美观,是我最喜欢的色调。不建议烧友些采用喷漆,喷塑方法,听工厂老师傅介绍,喷漆喷塑大约有80丝的厚度,这样会影响散热,再一个就是磕碰会导致掉漆,到时候就很难看了。
3、机器静态电流最高用到800毫安,连续听了3张CD,机器温度太高,没有温度计,但是手掌按在散热器上面坚持一两分钟没问题,当然,要充分考虑老茧的厚度 ,我估计有80、90度,但应该是到达热稳定了,机器温度没有继续升高,我也不敢继续调高了。
4、我的变压器是双36V、10A。这里也要跟兄弟们说个题外话,就是变压器的选择,听送我变压器的同学说现在市面上变压器所用的漆包线很多都是“铜包铝”,主要是为了降低成本,但是内阻大,发热严重。这个我有体会,变压器线圈如果没绕紧,或者是浸漆时间不够,就容易出现这种状况。甲类功放很吃功率,一开机就处于满负荷状态,对变压器选择更要慎重!我是听不出E牛和环牛的差别,但不管什么变压器只要空载就有响动的话,那是绝对不能用的。
首先要感谢“老牛288043”,这下又可以上图了!
这是冒险在啤酒瓶上折电容卡子

这个卡子的灵感是路过麦当劳的时候想到的

这下两个大斯碧电容终于服帖了


这是听到第一声那天晚上自拍的,通电那一刻,除了激动就是紧张了,还好一切正常。
接线和调试平淡无奇,说说我的感受吧:
1、VR2静态电流调节电位器要多转几圈,刚开始我转了几圈没反应,还以为是温补出了问题,白白惊出一身冷汗;
2、中点非常稳,看得出丁老师的PCB设计是下了功夫的。另外装配前我每一个电阻三极管都仔细测量过,误差大的都没用,这个应该也有帮助;
3、说说听感:我的音源是“天龙F10”CD机和自制的DAC,没啥档次;音箱更弱了,自制的惠威2分频小箱(5寸低音S5N、SS1高音)。声音的第一感觉是干净,透。不像做过的前辈描述的低音那么强劲,反倒觉得中高频很柔顺丝滑,这可能跟喇叭单元有关系。总之感觉这个板子确实不俗,等总装完成老化一段时间,音质应该还会提高,接下来就是拆掉所有板子和连线,开始机箱的加工。
板子调好拆下来后,就是加工散热器、前后面板、盖板、音量旋钮等等了,下图是机加和表处完成后的全家福,大家注意散热器和前后面板的颜色已经变化了哦,是不是精致了很多?中间是用来准备庆功的“中华”,顺便做个尺寸参照,抽烟的老爷们都懂的。
(责任编辑:admin) |